白癜风有遗传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924/4262246.html对症下药!猪病也分季节性,春季猪副嗜血杆菌病、夏季猪群发烧、秋季中毒、冬季...
1.1有因未必有果
假如一头猪腹泻,我们从它身上可以找到PED,即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但难道腹泻就一定是这个病毒造成的吗?现在的人们都习惯有这样的思维,到实验室检测一头猪,检测出蓝耳病病毒,就认为这头猪得了蓝耳病;检测出圆环病毒,就认为这头猪得了圆环病毒病。其实,检测到病毒和细菌,不一定就是猪发病的主因,实际上很多健康的猪身上都带有一定数量的病毒和细菌。这是我们行业中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兽医观念上需要更新的理念。有因未必有果,病毒和细菌不一定会导致猪发病,只有满足了一定条件,如猪免疫抑制、营养不良等,才有可能发病。
1.2是朋友还是敌人
当遇到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时,我们是把它当敌人看,还是当朋友看?这是一个重要得已经上升到哲学上的概念。举个例子。仔猪腹泻了,它为什么腹泻?难道真的是细菌或病毒。我们没有考虑这头猪本身是不是有问题。假如这头猪的体内有大量的毒素,然后病毒或细菌让它腹泻了,那么这个病毒或细菌就有可能是它的朋友,而不是它的敌人,是来帮助它排毒的。就如一个人喝酒喝多了,就吐。吐了就舒服了,所谓“不吐不快”。病毒或细菌让一头中毒的猪腹泻了,就是帮助它排毒。把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看作是“朋友”还是“敌人”,对我们养猪人处理病原的措施和方法有较大的影响。
比如说,如果你把它当成敌人看待,你就会试图把病毒、细菌或微生物都赶尽杀绝。采取的方法是:空气过滤,大面积频繁地消毒,经常使用甚至过度地使用抗生素;但如果你把它看成朋友,就会采用一些较为理性的综合方法,比如驯化,驯化就是把环境中一些微生物当朋友看待的一种方法。当然有些烈性传染病是不宜驯化的。所以看一个细菌或病毒是敌人还是朋友,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
1.3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
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思维方式侧重理性,对猪病习惯刨根问底,哪个病毒、其基因组排序如何、变异情况等等。咱们养猪人不妨发散思维,尝试用东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猪病的防控策略。东方思维讲求天人合一、顺应四时、万物共生,提倡柔性。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动物的妊娠期,马、老鼠、狗、猫、猪和人等等,妊娠期的天数都是7的倍数,养猪人工作也按“周”来安排,这些都是“星期”。动物的生理特性跟天体运行规律有关,跟气候、季节更密切相关。
猪场管理,不同季节猪场人员管理也同样存在不同的侧重点,甚至要考虑心理规律。如奖赏员工应该在春季,考核员工应该在秋季;一天不同时间的赏罚对员工工作也有明显的影响,如早上应该鼓励员工而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才适宜评价员工的表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东方哲学的基本理念,养猪人应该顺应四时,符合动物本性,季节跟猪病有莫大的关系。
2季节与猪病
2.1春季,气候特点是温暖,以发生营养性疾病居多。营养问题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实际上,根据实验室和健康评价体系的大量数据可以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大肠杆菌引起的水肿病等疾病都跟营养过剩有关。一些急性病发作、突然倒地死亡的猪只,往往是那些肥壮的猪。猪副嗜血杆菌病跟营养过剩而不是营养不良有关,最初发病的猪,都是营养过剩的,而发展到后期,猪不吃料了,才出现营养不良。当然,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是不能完全根据动物机体的肥瘦来判断的。
因此,建议春季防控猪病,主要侧重于猪副嗜血杆菌病、大肠杆菌水肿病等疾病。尤其要避免猪群营养过剩的情况的出现,饲料方面,春季尽量少用动物蛋白,因为秋冬季节动物蛋白用过,春季更应该侧重于植物蛋白,降低动物蛋白的使用量。否则容易出现营养过剩的疾病。
2.2夏季,气候特点是炎热,以发生过敏性疾病居多,如发烧、中暑和细菌性感染等。我们兽医现在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