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防治 https://m.39.net/disease/a_10625913.html
三湘都市报6月22日讯(记者李琪)随着天气的炎热,“高温杀手”——热射病又出现了。53岁的罗有群(化名)在工地上作业,因温度高引发了热射病,目前正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中接受救治。
“热射病死亡率高,住院病死率14%-65%,ICU患者病死率60%,是真正夺人命的‘高温杀手’。”今日,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晨方提醒,高温作业需要警惕这个“杀手”。
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来势汹汹致死率高
吴晨方介绍,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占中暑的8.6%~18.0%,但热射病与轻度中暑不一样。
轻度中暑数小时后可基本恢复;中度中暑正确处置后数天可基本恢复(一般不超过1周),但处理无效或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而热射病可致命,除现场有效处置,需尽医院ICU重症监护,在有效治疗后数周恢复(常大于1个月)。
热射病死亡率高,住院病死率14%-65%,ICU患者病死率60%,是真正夺人命的“高温杀手”。
现场救治怎么做?快速、有效、持续降温
“热射病现场救治的重点,是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快速有效的降温。”吴晨方表示,鉴于热射病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在现场早期处置中推荐“边降温边转运”原则,即紧急应对抢救与拨打应同时进行。
救治病人时,三个紧急步骤要掌握。首先是立即脱离热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
其次,快速测量体温。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等);需注意的是,如果单次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或持续监测体温。
再次,积极有效降温。由于热射病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十分重要。可以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可以实现有效降温;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并持续扇风。还可以利用传导降温的原理,用大型容器(如浴桶、水池)将患者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2~20℃)中,没冷水也可以用室温水(如26℃)浸泡。这个过程要保护好患者,防止误吸和溺水。
冰敷也是很好的降温办法。将纱布包裹好的冰袋放在患者颈部、腹股沟(注意保护阴囊)、腋下等血管较丰富散热较快的部位进行降温,这个过程要避免冻伤。
提醒:
如何避免热射病?
隔离热源,降低室内温度,保持通风,出门做好防晒散热;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合理饮食;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天气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持续活动;天气炎热,多吃蔬菜、新鲜水果,多喝水。
不出门就没事?在家也可能闷出热射病
长沙市民王爹爹因腿脚不便长期在家卧床。天气温度高时,他还是担心自己会感冒,不开窗也不开空调,不料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医院后被诊断王爷爷为热射病。
医生提醒,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因所处环境温度高、通风条件差,加上自身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非劳力性热射病一般发病时间较长,发病较隐秘,鉴别有一定难度,极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
[责编:苏亮]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