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还是老的好上从时间线归来的华农兄

?我是来养竹鼠的

“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说到京城”——这里是素有“江西省南大门”之称的赣州市全南县,南岭与武夷山在此交汇,全县3乡6镇都被评为生态乡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3%。

在这里,水质永远是清澈的,空气永远是清新的,四季的交替几乎无法在天空中显现。

整个夏季,热烈的阳光灸烤着房舍,给土砖墙壁蒙上一层泛白的灰烬;到了秋天,滂沱的大雨夹杂着山间的矿物质,冲刷着秋收后的田野,让大地变得重新肥沃;而在冬天,清冽的空气从北方驰来,让人精神一振的同时,也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华农兄弟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全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三面被广东环绕

年10月,全南县南迳镇古家营村的两位年轻人合作,用视频记录农村的生活日常,发布在“华农兄弟”的账号上。

他们忠实地记录了“七月的花生,八月的早稻,九月的板栗笑哈哈”的丰收画卷,也记录了夏天去河里摸鱼捡田螺的悠闲,还记录了冬天里挖竹笋做熏鸡的喜悦。

当然,在他们的Vlogger中,出镜率最高的还是“萌即正义”的竹鼠。

竹鼠又称冬茅老鼠,喜温暖气候,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亚州热地区的一种啮齿目哺乳动物,成年竹鼠体重约为3-6斤,肉质鲜美,鼠须用于制作毛笔,皮毛是制裘的上等原料,血、牙、油均可入药。

上世纪90年代人工养殖技术取得突破后,竹鼠养殖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特种养殖产业之一。

竹鼠辣么可爱,你们却想着吃它…

竹鼠的主食是植物的根茎和农作物秸秆,最好的食料是竹子。而全南县山地丘陵众多,有着种植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的传统,更分布着13.88万余亩的毛竹(按全县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约为1亩),具有养殖竹鼠的天然优势。

更难得的是,近年来随着大基建的发展,作为竹鼠的最终市场(消费与加工中心)的广东省,与全南县的交流越发方便——全南县距离广州仅有公里,沿大广高速到只要两个多小时,乘坐赣深高铁一小时即可通达大湾区,是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的最前沿。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华农兄弟”中的刘苏良,在广东打工多年后回到家乡,从事竹鼠养殖这一有前途的职业。

而另一位负责幕后拍摄、剪辑的胡跃清,则敏锐地发现在“三农”赛道上,竹鼠类视频最为“吸睛”。

于是,兄弟俩精挑细选了两只卖相上佳的竹鼠,调整了拍摄计划,以“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的新文案,重新出道。

也于是,网友们见识了华农兄弟烤竹鼠前的各种奇葩的“双标”借口:

1,这只竹鼠不喜欢吃竹子,没办法,只好拿去河边烤了;

这只竹鼠每餐吃太多,没办法,只好拿去河边烤了。

2,这只竹鼠长到四斤多,没办法,只好拿去河边烤了;

这只竹鼠一直不长个,没办法,只好拿去河边烤了。

3,这只竹鼠不爱活动,好像中暑了,没办法,只好拿去河边烤了;

这只竹鼠太闹腾,打架时受伤了,没办法,只好拿去河边烤了。

4,这只竹鼠皮毛是黑的,客户不喜欢,没办法,只好拿去河边烤了;

这只竹鼠皮毛不是白的,太丑了,嗯…

看着华农兄弟挖空心思的解释,瑟瑟发抖的竹鼠们生无可恋地表示:

别说了,别说了,我宁愿安安静静地上路…

短视频中,刘苏良说起话来就手舞足蹈,但词库稍显贫瘠,形容镜头下的任何事物都“很漂亮”——不幸被选中的竹鼠很漂亮,兄弟家的果子很漂亮,洗干净的鸭子很漂亮,炒出来的菜也很漂亮…

一切最终都会被他们吃掉的东西,都很漂亮。

但是,网友们就喜欢这样亲和力十足且又保持草根特性的华农兄弟啊。

接地气的农村生活、萌萌哒的竹鼠外形、诙谐幽默的文案内容…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漂亮警告”、“中暑警告”等竹鼠表情包刷屏各大平台,华农兄弟一个月内涨粉两百万,成为最早一批火起来的三农题材博主。

火起来了的华农兄弟四面出击,在村里“横行霸道”,看到什么拍什么。刘苏良曾经回忆道: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每天上午在村子里晃荡,本来想去小溪摸螃蟹的,结果看到树上的蜂窝,就改拍蜂蜜了…我想观众们也很理解,大家都想看最真实的农村生活,这就是咯。

需要强调的是,“网红”(网络红人)的身份给华农兄弟带来了丰厚的周边收入,但对刘苏良而言,他的主业一直没有变过,就是养竹鼠。

在华农兄弟最红火的年,《人物》杂志记者来到全南县采访了他们,并发表了一篇特稿,详细描绘了摄像头之外的刘苏良,如何用一万元的“全部家当”买入30只竹鼠开始创业,如何天蒙蒙亮就去砍竹子,如何对老宅加固不让竹鼠给挖穿了,如何用尖嘴钳给竹鼠剪掉长歪的牙齿…

在谈及养竹鼠的点点滴滴时,一脸憨笑的刘苏良变得越来越话痨,而眼神却越来越明亮,竟然有了“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惊艳感。

而这篇特稿的标题也很特别,名为:

《华农兄弟:田园诗与竹鼠养殖技术》。

刘苏良在工作中

特稿中还说到:

(华农兄弟)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实现…刘苏良想攒钱给家人在县城买套房子,他想给竹鼠造一个运动场,他想学习新的烹饪方法。劳动者自食其力,他什么都能做。

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或者不在,都不会改变他们热爱生活的动力,刘苏良与胡跃清都说,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f/12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