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中暑好多人立马就联想到绿豆汤、藿香正气水,好像绿豆汤、藿香正气水是中暑的特效药。但是中医称,绿豆汤只对阳暑有效,阴暑则不能用;藿香正气水只对阴暑管事,阳暑则不能用。
阳暑所谓“阳暑”,通常见于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会危及生命。
病因
1.环境因素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此外空气中湿度的增强也易诱发中暑。
2.个人体质因素
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症状
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
应对措施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为其扇扇子、敷凉毛巾降温;清醒者可喝绿豆汤、淡盐水、荷叶水、绿茶、酸梅汤等或吃西瓜;用清凉油抹额头、太阳穴;服十滴水或仁丹,老弱患者可含2~3片西洋参。注意不能用温热的药,如苏合香丸。若患者意识不清,一定要打求助。
这时千万不能喝藿香正气水,否则就是火上浇油!
阴暑阴暑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阴暑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感冒,因为发生在夏天,又叫“热伤风”。
病因
阴暑由受寒而来,在原因上有内、外之分。一是热后在外感受寒邪,一是热后过食寒凉。
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症状
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
应对措施
立即远离寒凉地,恢复到正常温度中,可以喝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藿香正气水由藿香、白芷、紫苏、生姜等构成,属温热性,因此可以用来解阴暑,而阳暑时则不能用!由于藿香正气水中含有较高的酒精,喝完后,最好不要开车。另外,孕妇和三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建议服用藿香正气水。
千万不要喝冰镇绿豆汤,以免雪上加霜!!!另外,不要在树荫下、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在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强风对吹等。
中暑后的饮食禁忌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道与珠峰大街交叉口以岭健康城
-转
乘坐路线:乘坐快32路、54路、路、路、路以岭健康城即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冬季祛白癜风让您告白成功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