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每一天的生命都是一个奇迹,你们精湛的医技和专业的护理,以及你们的爱心,不但激励我父亲与死神抗争的勇气,也给我和我家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带来巨大的安慰……”这是一封患者家属充满真挚感情的感谢信。日前,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了一例重症中暑(重症日射病:该病死亡率高达80%左右)患者,经过长达2天的救治,患者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体温下降到37摄氏度,生命体征平稳。
6月26日上午10点,上海发布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医院急诊抢救室接诊了一例重症中暑患者,该患者送来时,体温HI,已经呈昏迷状。据医生介绍,50岁的钟先生从事物流卸货工作,当天已在室外工作将近1个半小时,突然面色发白、四肢抽搐,昏倒在地,10:33被工友送入医院抢救。抢救室医护人员立即采取各种降温,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体温降下来:大量冰水冰块物理降温、开通静脉通道,大量补液等方法联合降低体温,10:45复测体温42摄氏度,并随即转入ICU进一步救治。
11:00,医护人员将患者护送至ICU。因为这种病人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ICU接诊后高度重视,全科上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ICU高洁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氧气、负压吸引,物理降温,深静脉穿刺,大量快速补液降低体温……,经过半小时抢救,虽然患者体温降到了40摄氏度以下,却又开始出现抽搐及喷射性的呕吐,因昏迷,大量的胃内容物从口腔内涌出,为防止窒息,多位护士守护在病床边,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口腔内的分泌物,患者呕吐频繁,护士顾不上满身沾满呕吐物,积极投入抢救,患者抽搐很烦躁,护士就在旁边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因抽搐而引起伤害。患者因重症中暑而出现脑、心、肝肾、胰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明显下降等并发症,高主任及各位医师随时监测各项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护器官功能,并在护士们悉心照料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经过2天的日夜奋战,患者得救了。患者及家属非常感谢参与救治的全体医护人员,“是你们将我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给了他又一次生命。”
据介绍,热射病为中暑最严重状态,病死率为20%-70%,50岁以上患者高达80%;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从事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数小时发病,且病死率极高。此次该患者经我院急诊-ICU一体化联合抢救,争取体温下降的最快时间,及时采取器官保护措施,对预后起决定作用。
在高温酷暑天气,专家提醒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在高温高热环境下的工作者,在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时就要采取防暑措施,工作一段时间最好适当中断,以保证得到休息和防护。对于普通市民,则建议减少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阴凉处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