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冬天也有ldquo热射病r

说到“热射病”,很多人都不陌生,每年夏季高温时节,都有“热射病”患者的新闻,不过,您可能想不到,进入冬天的现在,也会有“热射病”。昨天,医院就收治了一例“热射病”患者,那这十二月份的“热射病”是怎么得的呢?

慈善跑,是好事!量力而行更重要

小甲(化名)同学是一名热衷慈善的小伙子,今年正是而立之年,热爱运动,是个典型的阳光青年。听说今天杭州有个关于公益的5公里“慈善跑”比赛活动,于是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小伙子好胜心强,比赛中一路处于领先地位。谁知,用力过猛,赛程又偏长,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结果就……然后被送进了急诊室抢救……

进急诊室的时候,小伙子神志还算清晰,但是行为却不受控制,十分狂躁。虽然他一直和医生以及一起送他来的同伴说“我没事,你们放心吧,别担心……”但是,手脚却不听使唤。幸亏急医院保卫部门人员迅速赶来帮忙,将其稳定下来,使抢救措施得以推进。

热射病虽有季节性,剧烈运动要当心

小甲同学治疗后,体温也逐渐下降到38.5℃了,各项生命指标稳定。负责救治他的急诊中心主任张卓一说,小甲刚送来的时候真把大家吓一跳,体温已经接近40℃,心率次/min,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确诊为是“热射病”,所幸送医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毕竟这个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医生说法

张卓一:热射病一般都是发生在天气十分炎热的盛夏和“秋老虎”横行的季节,但是近年来,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而许多人运动又不够科学规范,特别是高强度的剧烈运动,所以导致出现意外情况的事情时有发生。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特别是要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并结合季节时令变化,量力而行,得法有度。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相当于重症中暑。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而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内深层,体内热量不能发散,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排汗功能障碍,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

热射病患者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内源性产热过多引起;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热射病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超过50%。

运动建议

剧烈运动要评估。剧烈运动猝死我们时有耳闻,也非常惋惜,因为这本来是可以通过改变运动方式来避免的。近年来,马拉松热风靡全球,我们的“杭马”也成了城市运动的一项标志活动,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适合参与类似马拉松这样的剧烈体育运动,特别是以竞赛为目标的人员,一定要在赛前接受相关评估,特别是心脏疾病方面的评估,做好防范措施,降低猝死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以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心肺功能为目的,推荐每周分钟(30分钟*5天)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步走、慢跑、慢速骑车、游泳、园艺工作等,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如一定速度的跑步、骑车、游泳等,以及打球、跳舞等。

剧烈运动结束后不能马上停不动。在运动过程中,人的静脉血液回流主要依靠下肢肌肉挤压。如果经历了很大的运动量,心脏负荷还很重的情况下,突然停止运动,没有强有力的肌肉挤压作用,静脉血回流会明显减少,出现静脉回流不足引起的晕厥,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线附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前在学校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一直强调,长跑以后不要立即休息,要走一走再坐下休息的原因。

最后也给大伙提个醒:

冬天运动,做好8件事更健康

1.不在大风天、雾霾天进行室外运动。

2.充分热身。

3.衣服不要太厚太紧。

4.尽量别用嘴呼吸。

5.运动量不宜过大。

6.运动完做做伸展动作。

7.回到室内换上干爽衣物。

8.注意补充水分。

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媒体名称+授权转载

我们将尽快回复,转载请注明:浙江新闻频道(LiveNews7)

更多详情,敬请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白癜风诊疗经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f/4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