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我身边大部分人,对「中暑」的概念都搞不清楚,因为我自己,就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清楚什么叫做「中暑」。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秋冬感冒是感冒,夏天感冒都觉得是中暑,特别出现发烧,头晕,甚至流鼻涕,都觉得是中暑。其实不然,只要没有在户外晒太阳,或者闷在车里,即便是大夏天,开着空调,也是不会中暑的。
大家在夏天发烧,大多数情况,还是感冒造成的,和中暑没关系。真正的中暑是怎么回事?接下来我给大家解释。
中暑是怎么回事?科学上说的中暑,是因为外界热环境影响,人体的温度调节能力失灵,身体内部无法散热造成的疾病。
这种病,和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等都没有关系,但可能比细菌病毒感染更危险,因为它致命。
相关的案例,估计大家都听说过了,某个爹妈把孩子忘在车里,因为夏天没开空调,温度迅速上升,没多久孩子就中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原理解释起来其实也不复杂,因为人体本身的温度就挺高,找高温环境下更需要及时散热,在没那么热的气候里,我们的皮肤会出汗,风一吹就产生对流散热,同时身体也对外界做热辐射散热。(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意思就是,正常情况下,人体会通过出汗和其他方式散热。)
但是,外界温度如果太高,这些散热方式就会失效。(所以,严重中暑的人往往不会出汗)
一旦散热方式失效,后面发生的事就可怕了。人体的体温可能不断升高,甚至超过40°C,接下来细胞会因为高温受损,人体各项机能会紊乱,人体的各个器官会衰竭,直到死亡。
而小孩子,更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因为小孩的血液循环能力还不完善,散热本身就困难,其次小孩出汗率比成人更低,体表面积更小,也使得小孩子中暑,比大人更危险。
我们怎么分辨是不是中暑?看完前面我们都知道,中暑是「热」引起的。判断是不是中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有没有处于热环境中。比如说,在户外暴晒了一段时间,或者穿了厚厚的衣服(不是夏天才会中暑,冬天裹太紧也会中暑),或者刚刚剧烈运动过,或者处于潮湿闷热的房间(比如桑拿房)。
处于热环境之下,开始中暑以后,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热痉挛:
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及大汗之后,出现肌肉痉挛,持续几分钟可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无神志改变。但是开始有点头晕,想吐。这种情况多在孩子在外玩耍以后,不用太担心。
我们要做的是,先带孩子去凉快的地方,吹风扇,吹空调都可以。然后给孩子补液。补液可以喝口服补液盐iii,或者喝点运动饮料,比如什么宝矿力水特,佳得乐都可以。
第二阶段——热衰竭:
已经知道孩子在高温环境下呆了很久,比如在户外暴晒了一段时间。这时候孩子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就要担心达到热衰竭的程度了。热衰竭的症状就多了,包括心动过速、出汗(特别是与运动相关时)、恶心,呕吐、头痛、疲劳,虚弱、头晕、晕厥,迅速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严重的口渴、正常的精神状态或轻微的混乱,可以迅速(在30分钟内)冷却、轻度至中度脱水的迹象。
出现这些情况,你在家可能处理不了,最好第一时间送急诊治疗。如果没法马上急诊,在家要先把孩子的衣服脱了,放在阴凉的空调房间,把孩子的脚抬高,向温水擦身,然后开着风扇吹,再多喝水或者运动饮料。(具体参考下图)
第三阶段——热射病:
到热射病程度,孩子的体温就会超过40°C,甚至出汗都少了,精神极度萎靡,各项身体指证都开始不正常,甚至会出现抽搐癫痫等症状。到这种情况了,马上打10急救。然后脱衣服,向皮肤上洒温水,扇风。
等救护车来了,医院。
有人问,中暑是不是需要藿香正气水?很遗憾,藿香正气水不但没有用,反而有害。因为藿香正气水里面含有酒精,中暑的时候,使用酒精会增加死亡风险,理应禁用。同样,用酒精擦身,也是禁用的。
除了藿香正气水之外,什么十滴水,仁丹,统统没用,也不需要。降温,补液,送医院,才是对付中暑的关键。
到医院以后,医生会做什么?中暑的合理治疗还是要降温,医院也会给病人吹风扇,敷降温的冰包,冰毯子,以快速降温。如果病人出现脱水,还可能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如果病人出现寒战,抽搐,还可能用一些抗癫痫的药。如果病人呼吸困难,还会给予吸氧,或者上呼吸机。
之后就是针对内脏,比如心脏,肾脏,脑等一系列的检查,和针对性的治疗。
到了这一步,你只能听医生的了。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根据美国气象局建议,湿度75以上,温度7度以上,外出活动就应该密切注意中暑。经常给孩子补水,不宜剧烈运动。而温度33度以上,湿度75以上,建议不要户外运动。
搞不清楚温度湿度?买个温湿度计,淘宝只要0块钱。
而有车一族,最关键的一点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把孩子忘在车里,有太多的悲剧在提醒我们,可每年都有新的悲剧发生。实在是很可悲的事情。
如果孩子大一点,一定要教会孩子按车里的喇叭求助,万一闷在车里,也有机会自救。
关于中暑的误区关于中暑,民间有很多误区,这里一一解释一下:
第一点是中成药无效,中暑这种热射病,首要是降温。之前说过的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还有一切中成药都无法预防中暑。其中藿香正气水最不好,因为辅料是酒精,喝了反而增加中暑的风险。
第二点是中暑不要去掐人中,这也是无效的。应该第一时间送凉快的房间吹风扇降温,
第三点是中暑以后不要大量喝纯水,因为这可能导致低血钠症。要喝可以少量多次的喝,不要一次性大量喝,而最好的是喝运动饮料,或者口服补液盐iii。
第四点是,不要以为只有夏天会中暑,在高湿度的房间,或者被裹成粽子,一样会中暑。特别很多小孩发烧拿去捂汗,不但对治病没好处,反而可能引起中暑。所以小孩夏天一定不能穿太多。
第五点是,不要用退烧药。中暑和感冒不一定,吃退烧药是无效的。
第六点是,不要用酒精擦身降温,酒精会通过皮肤吸收,会增加疾病风险。
转发可以帮助更多妈妈,有问题咨询靠谱爸爸知识星球!
.END.
靠谱知识精彩回顾
1.如何为宝宝驱蚊止痒?
.传染性超强的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
3.宝宝长痱子了怎么办?
4.宝宝的唇、舌、牙问题都在这里啦!
5、如何教导宝宝自己上厕所?
6、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靠谱爸爸育儿交流群已经建立啦!
每天靠谱爸爸都会为大家解决各种关于宝宝的疑难杂症,宝爸宝妈请加,备注一下进群,我们一起科学育儿吧!
靠谱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