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祛湿补阳,治冬病试试三伏贴

用餐过后的一些习惯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20294.html

「大暑」

气/温/升/高注/意/避/暑

22/7

July22th

星期三

Wednesday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伏,中医认为是指阴气为阳气所伏,大暑正值“三伏”当中,是一年中阳气至盛,最为炎热的时节。

尽管北半球是夏季,穿的少出汗多会加快病毒播散,新冠病毒疫情在南半球也没有被控制住,全球新增确诊人数不断创出新高,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万,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疫苗,希望大家继续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大暑节气,景致优美,我们不能游乐于青山绿水,就在自家小区看绿树繁花、品瓜果饮料、赏浩瀚星空: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大暑养生

1

早睡觉早起床

夏日繁花似锦,蔬果供应充足,我们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不熬夜,早睡觉,早起床。我记得一个谚语“笨鸟先飞早入林”,夏日清晨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适合背古文、记单词、做文案......

2

排排汗除湿气

大暑天气炎热,我们的室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中午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早晚锻炼身体比较合适。夏季雨水大,很多人会感到身体沉重、乏力,不爱动,这些人体内湿气重,内湿加外湿,湿气在体内蓄积更难以发散,因此此类人群要多锻炼、通过排汗祛除体内湿气、少吃寒凉油腻食物。

3

晒太阳防光敏

近期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致血栓效应和免疫系统紊乱进而加重COVID-19病情,因此大家有空就要出去晒晒太阳,增加体内维生素D含量。

另一方面,过度日晒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裸露部位皮肤的红肿、起疹、明显瘙痒、烧灼或刺痛感),因此阳光明媚的时候出门,要涂防晒霜、打伞。食用后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又称光敏性食物,如香菜、菠菜、油菜、苋菜、雪菜、芹菜、莴苣、茴香、荠菜、萝卜叶、荞麦、芥菜、柑橘、无花果、柠檬、芒果、菠萝等。海鲜中的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同样含有光敏物质,吃了海鲜大餐,不要顶着大太阳走路,皮肤容易过敏。

4

多通风防中暑

中暑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中暑。人在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室外活动后,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多为轻度中暑,要尽快将患者转移至凉爽通风的环境,等精神状态平稳后可给予藿香正气水、仁丹、运动饮料等口服;若患者有休克、意识不清等表现要尽早就医。

5

治冬病三伏贴

在夏季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可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三伏贴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可改善血液循环、激发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伏贴适用于阳虚型的肺系疾病、脾胃病、骨关节病、月经不调等,如果有意向,大家可找中医医生咨询治疗。

三伏贴常用穴位

肺系疾病:大椎、天突、关元、肺俞、膈俞、定喘、膏肓、中府、膻中、风门、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骨关节疾病:大椎、天柱、肾俞、悬钟、关元、内关、照海、阿是穴等。

脾胃病:阳陵泉、中脘、脾俞、胃俞、胆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贴敷6小时后方可洗澡,如果有明显发痒、刺痛、发疱等不适,要尽快摘去,用清水擦拭。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不可食牛羊肉、海鲜等发物。

夏季雨后,彩虹最常见。疫情未结束,洪涝又继续。但愿狂风暴雨赶快停歇,大家都有心情看七彩天空.....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亲,中国药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f/5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