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预防措施、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的总称。夏季是中暑的高发期,我们必须本着“早预防、早治疗”的原则,避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了解一下中暑的症状。一般中暑表现症状有:体温超过39℃;脉搏快,伴有皮肤红、干燥,皮温高;癫痫;瞳孔小;意识丧失;精神错乱。严重情况下,即热衰竭时,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眩晕;头痛;意识丧失。
一、中暑前预防措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防中暑:
①衣着:外出时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品服装,切忌为显露身材穿过于紧身、不透风的衣服,避免影响身体散热,引起中暑。
②饮食:应该多食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和新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西瓜等,来补充因温度升高身体多丢失的水分。也可以选用一些乳制品、果汁等既可以补水,又可以补充营养的食物。另外,莫要图一时爽快而贪凉饮冷。
③作息:《黄帝内经》有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故夏天宜晚睡早起,最佳就寝时间为22时到23时,最佳起床时间为早晨5点半到6点半。睡眠是注意不要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避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④出行: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特别是12点到2点之间在烈日下行走。出门前,可预备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出门时,做好一定的防护,可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孕妇、老人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
平时在家可以熬些冰糖绿豆汤、西瓜翠衣汤、冬瓜汤、酸梅汤等预防中暑。
二、中暑时急救方法
中暑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急救。
①中暑时,给患者降温。
②应尽快将患者移至清凉的地方。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湿的大毛巾床单等将患者包起来。
③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用手扇使其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其身体,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
④让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凉的饮料,如果患者神志呼吸及吞咽均无困难,可以让他喝盐水(每毫升加盐0.9克),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
⑤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医院急救。
三、中暑后注意事项
中暑后,需要注意的六个事项:
①避免大量饮水。如果出现了中暑的现象,那么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一定不要大量的饮水,因为在大量饮水以后,会冲淡胃液,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功能。并且在大量狂饮之后,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这样就很容易引发痉挛的现象。
②避免单纯性的进补。在中暑之后,由于暑气还没有完全消除,虽然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比较虚弱,但是一定不要单纯的进补,过早的进补就会导致暑热的症状加重。
③避免食用生冷的瓜果。一般脾胃虚弱的人都比较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因此在中暑后一定不要大量食用生冷的瓜果,因为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和腹痛的症状。
④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在中暑后,要少吃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如果食用大量的油腻食物,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⑤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在中暑以后一定不要食用辛辣性的食物,同时高蛋白的食物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含有比较高的热量,很容易加重中暑的症状。
⑥避免过度劳累。中暑后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帮助身体快速的恢复。
图文:WHL
排版:FJM
审核:Z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