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院朗读者I陶欣宇粮食

食于大地粮,应为人人节

每一颗粮食,裹挟着人们满心的期待,历经了风雨的洗礼,才蜕变成了餐桌上的人间美味。粮食对我们而言,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生命的延续。所以,我们应将“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的主题牢记于心,节约粮食,珍惜粮食,为世界粮食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本期朗读者是陶欣宇,她将带来倪章荣的《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商院朗读者第32期

粮食(节选)

倪章荣

近年来老做这样的梦:梦中的我总是处于饥饿的状态。或在村头,或在农舍,或在街边,眼前是琳琅满目的食品,身边是冒着热气的饭菜,远处有成堆的稻谷和小麦……可是,我却买不到,吃不着,拿不了。我知道,这与我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我记忆的仓库里,一直储存着饥饿的信息和对粮食的向往。粮食,是我青少年时期的最大渴求。不仅仅是我,我们兄弟姐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孩子和大人们,大都渴望家里有满仓的粮食,每天都能吃上白花花的米饭,而且可以随肚皮装。

农村是什么,农村就是长粮食的地方。农民是什么,农民就是栽种粮食的人。打小时候起,我就看见我的父母及其他父老乡亲,不停地播种、培育、收割,从春到冬没日没夜地泡在田地里,满头汗水,满身的泥土。我亲眼看见好几个乡亲于烈日炎炎的中午中暑倒在农田里,几乎每年都有打夜工后回家的路上被毒蛇咬伤咬死的事件发生。我特别惊奇农民们为什么那样精力充沛,农忙时无论男女一月连一天休息日也没有,只是农闲时妇女一个月可以休息一天。男人休息除非大雪封门。我问过母亲这个问题,她回答我说,还不是为了多打粮食,想着多打粮食了可以多分一点粮食;我看见禾苗冒尖、拔节、扬花、结果,我闻到了满沟满壑的粮食的芳香,看到了父老乡亲们满是汗渍与疲倦的脸上的笑容;我还看到月初时,乡亲们担着箩筐到队部排队领取口粮时的兴奋与喜悦;我也看到月末的时候,不少乡亲因为家里已经断粮或即将断粮而焦急与愁苦的表情。

我一直无法忘记,那个大雪封门的冬天,我们家断炊两天的情景。那天晚上,母亲将最后几颗红薯煮给我们吃了之后告诉我们,家里什么粮食都没有了,父亲不愿借粮,也没地方可借,你们就不起来,在床上睡觉吧,睡着了也就不怎么饿了。我们差不多在床上躺了两天两夜,实在饿得不行了,便起来喝水。第三天清晨,爷爷知道了我们的惨状,才给我们送来了几升大米。算是救了我们全家一命。

我高中毕业回到家里时,情况已经好转,生产队开始包产到组了,第二年就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包产到户。我第一次看见自家的稻场上堆满金灿灿、香喷喷的谷子。虽然我知道,这些并不完全属于我们,还有不少的上交任务要完成,还有各级的提留款要交。但至少它在我们手上。我记得,当谷场上的稻谷晒干之后,我便偷偷装了两箩筐去卖了。我用卖粮食的钱到镇上的邮局订了几本杂志,有《小说月报》、《作品》、《湘江文艺》。打那以后,我们吃上了白米饭,没有掺任何杂物的饭。我很兴奋,也很满足。

朗读者介绍

陶欣宇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级金融专业本科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陈钰璐

编辑:陈若淇

审核:程曦邓子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f/6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