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朋友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冬天爱上了夏天,他们一起干掉了春天。
的确今年的春天,这温度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
这几天气温又是猛蹿,按说这个时候天儿再热也难达到中暑的地步,可是却有不少人出现了类似中暑的状况,怎么回事儿呢?
?夏季易动怒情绪也“中暑”
夏季,人们往往易动“肝火”,出现心烦、急躁、发怒等情绪,这些症状称之为“情绪中暑”。
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这些疾病的老年人,切忌情绪剧烈波动,对健康相当不利,外出需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救急药物。
?晨练需谨慎午睡不可少
许多老年人都选择在夏季的清晨健身运动,但这个时段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
因为此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上升,因此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和耗氧,心脑血管病人容易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卒中。
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这段时间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避免情绪急剧波动。
另外,要安排适当时间午睡,即使是短暂小憩,也会使身体得到舒缓,身体组织缺氧状态得以改善。
?解暑小招不可少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
要解暑降温,预防高温中暑,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
因此,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
外出时最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夏天中暑常常是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的,应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以下提供一些防暑降温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少吃多餐: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多喝水: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淡糖盐水是更好的选择;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口渴后不宜狂饮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咱们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哦!来源丨健康一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