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20万群演的惨淡现状懒汉的乐园,光棍

北京看雀斑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14503.html

“那个披头散发、身穿红色T恤和牛仔裤的女人,在马路上踱来踱去走了四五个小时,来往车辆这么多,也不怕被撞倒哦?”男子说完,一脸疑惑地望向身边的同伴。

“她已经疯了,拍戏拍疯的。”同伴回答道。

在浙江金华一个叫做横店的小镇上,一名年轻女子嘴里不知所云,两眼呆滞无神,双手不住地颤抖,像一台出了故障的机器,不停地在马路上来回穿梭。

被美国杂志评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是一座国家5A级影视产业试验区,也是电视电影明星走红的摇篮,因此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奔赴而去。

然而,90%的年轻人既不是表演科班出身,也没有学历、背景,空有一腔不怕吃苦的热血,他们做不了男一男二、女一女二,只能从最底层的群众演员做起。

那个精神异常的女人,就是成千上万个毫不起眼的群演之一。

“生活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理想的路人甲。”这是尔冬升《我是路人甲》里面的经典台词。

但生活也绝对不是乐善好施的活雷锋,只要待上几个月就会深刻地意识到,横店根本不相信眼泪。

横店很现实,横店的群演工作也很艰辛。初来时,一脸自信昂扬的少男少女,不到半年就被现实打脸打得生疼:“横漂太累了。”

这时,聪明的人会立即离开横店,寻找新的出路,死守阵地的人则是造就出了一派人间“胜景”:懒汉的乐园,光棍的世界,疯子的天堂。

一、懒汉的乐园:宁愿做个移动工具,也不想动脑子

演员,听起来是一份光鲜体面、收入颇丰的工作。然而群演算不上是演员,只是一个临时工,跟我们通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美女帅哥,有非常大的差距。

群演分为三种,每一种的要求不一样,工资水平也天差地别。

最基础的群众演员,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四肢健全、视力听力正常就行,通常扮演路人百姓、死尸,收入也最低,八九十块钱一天。

其次是群特,特殊的群众演员,比群众演员高一级,要求女生身高+,男生+,且形象气质突出,饰演特定的士兵太监丫鬟之类的角色,有少量台词,工资两三百。

然后是特约演员,有较多台词、有特写镜头,但要求也最高,不仅身高身材颜值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要灵活多变,能快速理解导演的意图和角色的作用。特约演员一天最高可以拿到元。

绝大部分人都是基础的群众演员,我们通常说的“横店群演”,也指的是这一类。他们初高中学历,没背景、没人脉、没文化、没长相,却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第二个王宝强,一飞冲天。

理想之路一马平川,现实却是道不尽的坎坷崎岖。

首先是拍摄过程。

由于戏里的气候与现实的四季轮回很难同步,而群演又没有资本争取到舒适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在夏日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下,群演们常常要穿着大棉袄、厚重的盔甲,在密不透风的摄影棚里来回奔走。

或者大冬天拍夏天的戏,五六度的天气只能身着薄薄的一层,冻得瑟瑟发抖也得忍着。所以中暑、感冒对于群演来说,就成了很平常的事。

有的时候,为了取夜景或迎合剧组大佬的作息,群演得等到凌晨一两点才开始工作,拍摄完毕已是第二天下午。

而群演们拍戏戴的头套、穿的衣服鞋子,剧组从来没有洗过,发霉、臭气熏天的靴子,带有汗臭狐臭的衣服,磨损残缺的道具,群演不能提出反抗意见,否则会被群头封杀。

有人会问,拍戏这么辛苦,剧组会提供三餐吗?当然会。

每到饭点剧组都会提供三餐,但是不同的人,伙食是有等级划分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吃的都是最好的饭菜,重要角色能吃到三餐一汤,而底层群演的伙食最差,一个白色泡沫盒装点米饭,再舀一两个菜,没有桌子椅子,席地而坐就可以吃了。

“在横店做群演,就像是违反了天规的神仙,被贬下凡间来体验人间疾苦。”

其次是没有拍摄机会。

疫情之前,横店每天最多能容纳80个剧组同时开拍,场面之杂乱,被一个纪录片导演形象地称为“兵荒马乱的年代”。

这其实对于群演来说是好事,意味着他们有很多挣钱的机会,还能挑一挑。不然,毫无优势的人只能凌晨4点在老工会排队,争先恐后地向群头推荐自己,如同逃荒的难民一样迫不及待。

然而疫情爆发后,群演只能自求多福。尤其是今年,大量的剧组暂停了拍摄,连横店官方账号的宣传动态也缩减了50%以上。

网上有个群演哭诉自己近三个月只接到两部戏,赚了块钱,简直连乞丐都不如。

既然做群演又苦又累还赚不到钱,为何如此多的年轻人恋恋不舍呢?

网上有个对群演的采访,你为什么要做群演?有个20多岁的女孩率直地回答到:因为群演不用动脑子。

群演不用费心思考,只需听从导演的指令,做个可移动的工具,这映射出了群演们内心深处的懒惰。

而且好吃懒做的人,还逐年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尔冬升在拍摄《我是路人甲》时,感叹横店的群演年纪太小了,有的才17岁,然而等他第二年再去的时候,竟然遇到两个13、14岁的女孩,把他吓得不轻。

本该上初中的年纪,早早辍学做横漂,与其说是为虚无缥缈的明星理想献身,倒不如说是逃避学习的压力。

然而很多时候,你所逃避的问题都会再次找到你,逃避并不等于解决问题本身。等到成年,只能是悔不当初。

“他们的教育水平太差了,还整天做着明星梦,不可能成功的。”尔导唏嘘不已。

无需动脑的工作,往往会要求体力方面给出多倍的代偿,群演的低门槛,也使得庸碌无为的老群演,一不小心就被灵活好学的新人取而代之。

二、光棍的世界:花言巧语终失效,赚钱才是硬道理

“我已经26了,不可能为了你的虚幻梦想,去打掉我的孩子。”

“孩子现在来的不是时候啊!我们过两年再要孩子好不好?”

“那我们离婚吧。”

当徐小琴对着沈凯说出“离婚”两个字的时候,弹幕上全是拍手叫好,“终于离婚了,太舒服了。”

在《我是路人甲》中,沈凯为了自己的演员梦,不惜让妻子打掉肚子里的孩子。然而沈凯并不是一个长相突出、演技优越的人,成名之路遥遥无期,如果妻子徐小琴听从他的任性,无疑是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网友一个劲责骂沈凯不懂珍惜温柔体贴的枕边人,也规劝女性不要选择沈凯这类不切实际的男人。但现实中,没有混出名堂的男群演,在横店几乎找不到女朋友。

有的男人横店做群演,目的不纯,不是为了追逐自己的明星梦,而是想在众多美女群演中抱得美人归。

他们认为,横店各种各样的美女较多,样本量够大,这个不行那个行,也就提高了成功的概率。

根据统计,影视城内女群演近90%都是单身女青年,然而她们绝不会跟同是无名群演的男人结为连理。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她们看不上没本事的男群演。

首先,男群演通过拍戏得到的收入很低还不稳定,还要支付房租,剩下的只能混个温饱,这样的经济水平是养不起老婆孩子的。

其次,男群演们大多习惯了浑浑噩噩的生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吃不了其他工作的苦。

形象气质出类拔萃的女群演们,更希望凭借自己的外貌优势向上兼容,自然不会在男群演身上蹉跎岁月。

因此,遍地开花的女群演中意的对象,也就不可能是同做群演的男性,而是知名演员、编剧、制片人、副导演、导演等有身份、有成就的经济富裕男。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20出头的女孩在横店待了几年,没有结婚却生下了两个孩子,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变得疯疯癫癫,只能带着孩子在大街上乞讨。

女孩遇人不淑,被男方抛弃是她的识人本领不及格,但是男性也可以思考下,为何女孩宁愿未婚先育、沿路乞讨,也不愿意嫁给普通的男群演?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分工,决定了女性在怀孕生子、哺育孩子期间,男性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保证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住行。

事实上,无论是横店还是其它城市,演员还是其它工作,花言巧语只是男性求偶的表面功夫,存款、赚钱能力才是男人在婚恋市场永恒不变的硬实力。

所以,未婚的男人别想着去横店撞大运娶个美女回家,不如提升赚钱能力,经济条件达标的时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三、疯子的天堂:最可怕的是未成活,已疯魔

京剧里有一句行话:不疯魔,不成活。意思是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要达到疯魔的状态,才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然而横店的群演,大多数还没有获得任何成绩,就已经入了魔道。

40多岁的老焦是横店的老群演,在横店待了20多年,没有混出任何模样,如今整天疯疯癫癫,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行为乖张,沦为很多网友的笑柄。

衣服裤子反着穿

年,身材高大、长相周正的老焦,从特约演员降级为群众演员,收入越来越少,自信心也越来越缥缈。

年,老焦已经连群众演员的临时工作都找不到,整天胡说八道,号称自己是功高盖主的救世英雄,不屑世人的功名利禄,被网友建议及时送进精神病院。

年少时的梦想就像碰杯的声音,碎得清脆。在现实的击打下,理想主义者也终将陨落。

老焦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代表着横漂们内心的艰难挣扎和不甘。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把理想和现实混为一谈,把戏里和戏外混为一谈,都会让神智越来越恍惚。

然而,没有学过专业表演课的人却常常如此。

尔冬升曾说专业演员和横店群演的区别:类似梁朝伟、刘青云这种专业演员,只是表演观众能接受的情绪,不用展示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真实反应。

而没有学历的群演,几乎不会演戏,只能设身处地体会角色的感受,像真实的夫妻一样吵架、像亲姐妹一样交流等,他们分不清戏里戏外,演着演着就情绪失控,跟对手打了起来。

人生如戏,但“戏”又不全是人生。

这还只是一个剧本。

在横店漂泊的群演们,为常常要在短时间内接受不同剧本的不同角色设定,这就导致他们必须要在短期内感受多个或喜或悲的人生,这样的生活容易让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他们在拍戏生涯里看尽人间百态,尝遍世间辛酸,但人的精神世界总有一个极限,群演们是否会有些许的错乱呢?

答案是肯定的。戏里戏外,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戏里的短暂成功和戏外的平凡人生,哪个才是自己想要的?

久而久之,群演们还没在横店闯出名头,就有相当多的人出现了“疯癫”的状态,整日做着一夜成名的美梦,现实中郁郁不得志,只能靠在编织的幻想世界里潇洒自如。

然而,一个梦不论有多美好,总有醒来的一天。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从而情绪不稳、精神异常,最终成了“疯子”。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小孩“不务正业”,把演员、明星当成是终身诉求。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当明星啊,来钱最快。”

资本的泛娱乐化和造星时代的刺激,让明星成了来钱最快的职业,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学业、正式工作,进入娱乐圈大展身手。

然而,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都应该在奋斗去寻求,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在横店这座“梦想之城”里,把年轻的朝气消耗殆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u/11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