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中伏将至,这是一年里最易除病

医院宗旨

厚德传承创新奉献

院训仁●和●精●诚

急救

-

所谓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OMG~整整40天的高温啊!

这么热的天可怎么办啊!

中伏:除病根

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此时,40天的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这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

三伏天本身就很炎热,外加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调整,就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很多“病根”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比如:中伏时节气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

中伏养生注意事项

1.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中伏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2.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中伏时节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3.防治情绪中暑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0.5—1个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4.中伏吃面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中伏吃面也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

据说,中伏吃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热面”。这样有利于通过排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也是中医养生里提倡的“以热制热”法。还因为:入伏后,是麦子丰收的季节,用新小麦做成的面食富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使人容易有饱腹感。

三伏贴

回顾:三伏贴贴敷现场

医院三伏贴时间

第一贴(夏至):年6月21日

第二贴(强基):年7月02日

第三贴(初伏):年7月12日

第四贴(中伏1):年7月22日

第五贴(中伏2):年8月01日

第六贴(末伏):年8月11日

第七贴(固本):年8月21日

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理论,三伏贴平旦至日中效果更佳。故我院贴敷时间为早上8:00至下午3点。

哪些疾病适合“三伏贴”?

三伏贴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循环系统疾病:反复发作、遇寒发作的冠心病、高血压等;泌尿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属肾阳虚的前列腺疾病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等;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疗程安排

夏至日、头伏前10天(强基贴)、每伏、末伏后10天(固本贴)贴敷药物、每伏可贴1次,共贴7次,3年为一个疗程,一般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6~8h,儿童贴药时间为1~2h,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温馨提示:

1、三伏贴的药物对皮肤会有一定的刺激性,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勿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或者适当缩短贴敷时间。也可能出现潮红灼热感、小水疱,属正常现象,可不予处理或者可涂抹湿润烧伤膏以缓解不适感。

2、贴敷期间,勿过食冷饮及辛辣刺激食物和海鲜等发物。

3、自夏至开始每天都可以进行穴位贴敷,您若工作繁忙,错过我院统一安排的“伏贴时间”,自6月21日至8月21日时间段内皆可在3号住院楼二楼进行贴敷。

贴敷流程:

门诊一楼西侧收费大厅处办理就诊卡

挂号(持就诊卡到门诊二楼内一科挂号)

辨证取穴开单(门诊内一科1、2诊室)

交费

住院3号楼二楼护办室登记并取预约单

1预约咨询

张勇刚:









































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skangd.com/zsyu/3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