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油试采分公司
作业大队作业二队
有一个“怪现象”
快退休的“老作业”叫他“小石头”,
年轻的“作业郎”叫他“石头哥”;
有时候,
大伙还叫他“石头班长”。
“石头班长”的“名号”多,带班组也有一套。4年来,他所在的班组人员出勤率始终稳居全队高位,设备完好率、作业优质率更是名列队里前茅。此外,这些年,他们班组被多次评为试油试采分公司“五型”班组标兵,同时还收获了技术革新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
“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成绩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了“石头班长”和他的团队。
“光知道干不行,还要知道如何才能把活儿干到位,确保作业施工不出事才行。”有了这样的思想,“石头班长”带领员工逐条学习新版《作业施工标准化流程》《作业施工指导书》。他还和班里的“小技术能手”们一道分析、研究、解决井上的施工难题。
起初,有的员工不理解,认为“按照之前熟悉的施工模式干,就不会出错。”而“石头班长”却耐心地跟大家说:“以前施工速度较快,有时候忽略了一些安全检查项目,也发生过习惯性违章。说句实在话,这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我们每个员工,更关系到我们每个家庭的幸福,可不能当成儿戏啊。”真诚的话语,消除了分歧。
班员工刘通说:“通过学习、解析新版《作业施工标准化流程》《作业施工指导书》,我们知道了新旧版本的区别,学到了最新的施工工艺,更懂得了‘石头班长’的良苦用心。”
“想到前,干在先”是“石头班长”又一个显著特点。每天早上不到7点,他就到单位换好了工服,领施工任务、取施工设计、做出发前准备,等到8点钟员工都到齐了,就可以直接乘车上井了。
无论春夏秋冬,“石头班长”总是抢站最辛苦最关键的井口岗位,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近4年来,他累计起下作业管柱余趟,总长度超过多万米。
野外作业施工很艰苦。夏季,为了防止员工中暑,“石头班长”每天晚上都要熬制一锅绿豆水,第二天带到井上给员工解暑;冬天,为了防止员工感冒,他每天早上都要秘制一锅“暖身汤”,带到井上为员工御寒。“80后”员工李挺说:“冬天,在施工现场,我们喝着‘石头班长’秘制的‘暖身汤’,心里总是暖洋洋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奉献给单位的多了,呵护家庭的时间就少了。年3月,“石头班长”正带领班在采油九厂鏖战深井施工,关键时刻,队干部打来的一个电话,却让他神情凝重起来。“‘石头班长’,怎么了?”好几名员工关切地询问。原来,“石头班长”3岁的儿医院,队里让他回去陪陪孩子,思虑再三,他决定先让爱人陪护孩子,等待到深井施工圆满结束时,医院前去看孩子。
后来,班里的员工曾私下里问“石头班长”:“上次,你儿子住院,你不担心吗?”“石头班长”说:“我又不是铁石心肠,能不担心吗?当时咱们深井施工正处关键期,我怎么能走呢?!”
行文至此,也许会有人迫不及待地问“谁是‘石头班长’啊?”通过此次实地采访,记者得知,“石头班长”就是试油试采分公司作业大队作业二队班的石彦峰。
监 制
陈兴兰
责任统筹
曾嘉茵
轮值编辑
宋允赫
素材提供
高建勋宋允赫
校 对
范麒麟
试油试采官微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