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拉松悲剧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这些常识

天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01/4320689.html

这是天灾更是人祸,是一次严重的救助保障不到位导致的户外群死群伤悲剧。

户外运动尤其是集体户外运动的保障工作极其繁琐复杂,国内很多机构在组织上都有掉以轻心的毛病,极端不重视细节保障,很多主办方领导拍脑袋决定,事先没有安排事后没有补救,运气好就圆满完成开庆功会美滋滋,运气不好么,两手一摊啥办法没有。

人已经不在了,说啥都不好使,写一点组织户外集体活动的常识吧,不管是组织者、参赛者、旁观者都应该了解一下的。

1

人在大体力运动下极其脆弱,可能会有脱水、中暑、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急性肺水肿、失温等等急性症状出现,短时间内得不到支援救护,出现伤亡在所难免,主办方一定要做好预案,沿线布置医疗救护小组,配备高机动性交通车辆和相关药品、物资,确保有情况及时展开救护。

户外天气千变万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是一个天气预报就足够预测的。地形地貌影响巨大,硬质崎岖地面和软质流动地面对体力的损耗完全两码事,也一定要注意。

总之,一个口诀:吃喝拉撒睡。实在搞不懂,你就一个一个考虑清楚再说,不行问一问,百度一下,也比闭着眼组织强的多。你搞些花花绿绿的旗子插着顶个屁用,死了人就是白扯。

2

我们军队里经常组织集体户外行军拉练,展开之前至少需要考虑和准备以下事情:

1、线路

绝大多数人只考虑距离不考虑地形起伏,这是要命的。

我们平时见到的地图都不标注高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地面是不平的,在设计路线时不会去想地形起伏的事情,这是极其愚蠢的!上坡下坡消耗体力极大,而且坡度越大越累人,按照平地设计路线到时候面对陡坡只能抓瞎。

看到那些一圈一圈的线没有?那个叫做“等高线”,是海拔一样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一条线,一般都是闭合的,它可以反映当地地形的起伏,你得弄到有这个的地图你才能在地图上设计路线,否则,请老老实实去现场看一看再说。

户外行进中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翻山不如绕山”。直接翻过山头走的路和绕过山走的路差不多,但是绕山是走平路,体力消耗会小很多。

2、保障

要有水,要有盐和糖,要有保温措施。

如果不是体脂率太低的人,比如只有10%体脂率,那么你的脂肪应付一天的大体力运动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你需要的仅仅是保持电解质平衡,否则就有“饿得发晕”的感觉。实际上血糖和电解质平衡保持住了,胃里什么都没有也不会出事的。

携带或者沿途提供5%葡萄糖氯化钠口服液(注射液)是最靠谱的做法,这玩意儿又不贵,补液盐也很便宜。

保温设备最好是用应急救援毯,一种涂敷了反射层的薄塑料膜,体积小重量轻保温效果可以确保不死人。

这玩意儿团起来火柴盒那么大,重几十克,打开可以做保温,也可以防雨防风。

3、救援

除非有基础性疾病如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否则猝死可能性也不会很大,主要需要应对的就是中暑或失温、电解质紊乱或脱水、急性肺水肿几种。

救援组一定要准备这三种情况。

中暑或失温:夏天防中暑、冬天防失温,春秋两种都要防,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中暑的话什么十滴水任丹那都是事后的事情,第一时间是控制住体温,尽快遮阴,用酒精擦拭身体,必要时可以用冰袋甚至凉水。失温第一时间是恢复核心体温尤其是躯干体温,做好保暖的前提下用暖宝宝、热水袋保持住心窝前胸后背体温,最好是水浴恢复体温。

电解质紊乱:重在预防,真的已经失衡了就很危险,一定不要大量急促饮用淡水!人急促大量饮水,身体会迅速出汗带走大量盐分,十来分钟人就不行了,运动中口渴了一定不能大口大口喝水,要喝水就喝糖盐水,不能拎着矿泉水咕嘟咕嘟灌!遇到已经电解质失衡的人,趁他还能喝水赶紧给喝糖盐水,已经失去意识的话可以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补盐。

急性肺水肿:一般在高原环境更常见,这个急救经验很多医生都没有,也没什么特效药,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和生命支持治疗,如给氧、高压氧舱、利尿或者扩张血管之类。

有高原活动可能,一定要准备制氧机、氧气瓶。那种铝合金罐子跟灭害灵差不多的“氧气”是哄鬼的!是旅游商品店赚智商税的!完全没有用!至少也得是钢瓶高压氧配面罩式呼吸器,最好是便携制氧机,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就必须要尽快吸氧,医院之前不能解除供氧。如果你给他吸了氧,然后又断了供氧,我的经验是反而会加重症状。

3

最后是一定要告诉所有参与者:有异常及时报告。

报告包括现有症状、地点位置信息,这样才能及时等来救援。赛事主办方一定要提供简便易得的位置信息参考,如带编号的路牌、里程碑、明显地名信息,供参赛者掌握。

参赛者要会报告症状,呼吸如何,心跳如何,意识如何,有没有出血,体温多少,这些信息要会自己测,明确报告。

还要有最基本的通信联络手段,如应急电话、手机,没有信号塔的地方要设置救援站,配备对讲机或者电台。

人只有一次生命,运动的价值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白白葬送生命。

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希望能意识到户外运动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组织者最好不要有什么官僚主义的作风,户外不是会议室,不会按照你会议室的安排走的,你会议室里面琢磨的那些东西在现场不一定有用。组织一个活动,光开会屁用不顶!

最近到处都在搞什么马拉松赛事,说实话,很多组织工作,怎么说呢,聊胜于无吧。

要预案没有预案,要补救没有补救,沿途就是些根本没有组织起来的志愿者在帮忙,说实话,组织者和志愿者都没有任何户外经验,这不出事真的是运气。

医疗组?医疗组开会的时候说了算吗?

真的该整治整治了。

最后温馨提示一句,这些知识本是每个人都该掌握的自救及救人常识,但就是太多人没有了解,才加剧了这次伤亡。再次建议大家多学习这些必备的室内外运动应急措施,以备不时之需。以及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警惕起来。

由于你懂的原因,不想失联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u/8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