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孢素软胶囊 http://m.39.net/pf/a_6997144.html
外耳湿疹,是耳廓、外耳道及周围皮肤的变应性皮炎。分急性、慢性两类。
病因:
药物或其他过敏物质刺激引起。
常见致敏因素:
1、环境湿热
2、药物
3、毛织品
4、化妆品、喷发剂
5、鱼虾蛋奶等食物
6、外耳道脓液
急性期,局部瘙痒、伴有烧灼感,皮肤呈红斑或粟粒样丘疹,进一步发展成水疱,溃破后可流出黄水样分泌物,表皮糜烂,黄色痂皮覆盖。有时因搔抓而造成感染,皮损扩大,出现浅表溃疡。
慢性湿疹,皮肤瘙痒,外耳部皮肤增厚,表皮脱屑、皲裂、结痂,肤色加深,表面粗糙,有的可致外耳道狭窄。
1、去除病因,避免过敏因素。
2、根据渗液量,选择外用药物。有结痂者,可用双氧水清洗,再涂相应药物。
3、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者,应清洁外耳道,应用有效滴耳剂。
4、慢性湿疹,皮肤增厚、皲裂者,可用保湿乳。
5、必要时口服药物,或静脉滴注相关药物。
常用外用药物:
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氧化锌溶液、玉夫膏、地塞米松软膏、双氧水等。
1、艾灸:耳部,手持艾条悬灸,每次0.5-2小时,每天1次,7次一疗程。
2、刺血:耳尖刺血,局部皮肤消毒,三棱针或刺血针刺络出血。隔日一次,5次一疗程。
3、中药粉外敷,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药制剂涂患处。
1、局部禁用肥皂水、热水清洗,不要涂抹刺激性药物。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
2、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挖耳,防止感染。
3、饮食清淡,禁食易过敏性食物,如鱼虾蛋奶等。
4、衣物要选择纯棉材质,避免化纤、羊毛制品刺激等。
人一生健康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