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盛夏7月,国内绝大多数地区都已进入炎热的夏季。近年来,夏季温度不断上升,一再刷新早前的夏季最高温度,很多人都在炎热夏季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例如头晕、乏力、中暑等,同时,“在地面上煎鸡蛋”也成了酷夏的形象代名词。
目前,在夏季,多地气温尚未超过45摄氏度,并不算太热。我们之所以会感到难受与不适,是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高于人体体温。我们设想一下,随着地球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未来,若地球夏季气温达到60~70摄氏度,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医学家分析到,若未来夏季气温暴增至60~70摄氏度,人体不适感会增强,户外工作者中暑的风险及程度也会增强。如今,很多人中暑都只是轻度中暑,只要及时补水并到阴凉处休息片刻,便能恢复。若周围环境上升至60摄氏度以上,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不适,由此或会导致重度中暑或是中暑昏迷,严重时或会导致部分器官衰竭,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对此,科学家表示,60~70摄氏度接近或者已超过人体可承受的极限温度,在如此炽热的环境中,人类的生存变得无比艰难。温度越高,人类生存的时间便会越短。
同时,科学家提醒到,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空调来降温避暑,但是使用空调所排放出的氟利昂气体会对臭氧层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没了臭氧层的保护,高温辐射与强烈的紫外线会直接接触人体表层,会给人体造成更大伤害。而且,我们也不可能长久地窝在空调内而不进行室外活动。
此外,科学家指出,极端高温天气不仅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影响,还会给自然界其他生物带来不利影响。自然界内许多动植物都无法适应过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大部分植物或会枯萎,大部分动物或濒临灭绝。
由此可见,温度过高会给地球上大多数生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作为地球的主宰,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巨人”,人类不应该只注重经济利益,还应该多关心环境,只有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时抓,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做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