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肝病大国,特别是乙型肝炎发病率很高,人群中乙肝携带者一度接近10%,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新生儿乙肝接种计划的推广,目前我国新发乙肝大幅度减少。但是虽有生活水平的提高,嗜酒人群的增加和药物的滥用,导致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病逐渐增加。
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病历经肝细胞坏死、再生、假小叶形成三个阶段,最终形成肝硬化。肝硬化形成后,肝脏汇管区纤维化和肝硬化结节都会压迫肝内门脉,造成血流不畅、血管压力增高,最终形成门脉高压。肝脏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门静脉高压会造成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门脉淤血,时间长了会造成脾肿大,增大的脾脏动脉供血增多,更多的血液回流入脾静脉、汇入门静脉,进一步加重门脉高压,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门静脉高压血流不畅会在食管胃底、腹壁、肛周、腹膜后形成侧枝循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容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死亡原因,而肛周的侧枝循环形成痔疮出血,也是困扰患者的问题。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侧枝循环形成示意图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会吞噬、破坏衰老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完成血细胞的正常生理循环。当肝硬化门脉高压造成脾脏肿大时,相应的巨噬细胞增多,吞噬血细胞能力增强,造成白细胞、血细胞、红细胞下降,这就是脾功能亢进。白细胞下降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血小板下降容易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红细胞下降则导致贫血,这对肝硬化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脾切除术
针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内科药物治疗没有什么好办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脾全切除术。把肿大的脾脏切除后,缺少了巨噬细胞的破坏,固然可以让减少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迅速回升,同时没有了脾静脉回血,门静脉的压力也能得到一定缓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但是脾脏切除术本身创伤比较大,有一定风险,而且没有了脾脏巨噬细胞的破坏,血小板可能远超过正常值形成高凝状态,容易形成门静脉血栓加重门静脉高压,反而增加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其次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可以拦截侵入人体的有害微生物,切除脾脏后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引发身体各部位的感染,而对肝硬化患者来说,不管是哪里的感染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在能够解决脾功能亢进、缓解门静脉高压的同时,又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呢?这就是我们介入治疗中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通过股动脉穿刺后插管,循着血管找到脾动脉,造影了解脾动脉的分布后,选择性地往脾动脉分支里注射栓塞剂,栓塞掉一部分脾动脉,同时保留一部分脾动脉供血。部分脾动脉被栓塞后,其供血的脾脏逐渐缺血、萎缩、去功能化,相当于手术切除了部分脾脏,白细胞、血小板也能逐渐回升,门静脉压力也能缓解,可以取得和脾切除术类似的效果。但相比于脾切除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得多、仅有一个针眼大小的穿刺点,也不需要全身麻醉、只需局部麻醉就可以了,对那些不能耐受脾切除术的患者来说是更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保留了部分脾脏的功能,维持了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转,避免了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低下所造成的反复感染。
肝硬化巨脾、脾功能亢进,脾动脉造影见巨大脾脏,下缘达到盆腔
超选择插入脾动脉分支,行部分脾动脉栓塞
栓塞后造影,脾下极基本被栓塞,栓塞面积约40%
部分脾动脉栓塞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恢复正常活动,但可能出现脾区疼痛、发热,这是脾脏缺血、坏死后的正常反应,需要加强抗感染、对症治疗,一般短期内可以好转。对于一些脾脏太大的患者来说,为了减轻栓塞后的反应,我们会分次脾行栓塞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此后脾脏再次增大的患者来说,由于脾栓塞的微创特性,再次重复栓塞也是完全可行的。
介入科普
Interventional
Science
肿瘤疾病
Neoplastic
Disease
血管疾病
Vascular
Disease
良性疾病类
Benign
Disease
1.介入医学,小创伤,大作为,5分钟读懂介入
2.子宫肌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之介入治疗篇
1.介入治疗适用于哪些癌症
2.肝肿瘤介入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注意事项
3.膀胱癌介入治疗及护理要点
1.常见急重症大咯血处理办法
2.糖尿病足微创手术效果好、痛苦少!
3.图文解说改良式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1.遇上子宫肌瘤,你该如何面对?
2.肌瘤与胚胎的夺宫大战
3.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
4.输卵管积水的介入治疗
5.肝血管瘤的管理: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6.乳腺纤维腺瘤射频消融治疗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来源:介入强哥陈力强
陈力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