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除病根,这些毛病最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通俗地讲,夏天治疗冬天易发的疾病。

7月27日入中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已经到来。俗话说:“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显而易见,冬病夏治,中伏是除病根的重要时机。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1消化系统问题:饮食多吃姜

主要症状:胃胀、胃炎、反酸、胃溃疡、便溏、腹泻等。

由于虚寒而导致的一系列消化道问题,是适于冬病夏治的主要健康问题。日常表现为消化不良,容易胃酸、胃胀,喝冷饮或吃寒凉食物易引起胃痛、拉肚子等。

不论是生姜还是干姜,都有很好的温中散寒的功效,入脾、胃经。所以夏天多用姜,可以暖胃醒脾,散寒化痰,缓解虚寒引起的肠胃不适。

2呼吸系统问题:养阳

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易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感冒、哮喘、鼻炎等,大多是因为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所导致的,迁延不愈,年年复发。

如果能利用夏天的外热调养好阳气,到冬天时这些呼吸道问题就不会轻易复发。

三伏天灸对呼吸道问题尤其有效,因为其中使用的大多都是温热养阳的中药。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泡脚、晒太阳、适当运动等方法养阳。

用冷热水交替洗脸、洗鼻,可以帮助提升鼻腔适应能力,预防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呼吸道问题。既可以清除鼻黏膜表面的污物和过敏原,也可以锻炼鼻腔粘膜适应能力。

3妇科问题:温热中药茶

主要包括:寒性痛经、月经不调等。

夏天通过温热中药的调养,可以很好地缓解以上妇科问题。想要除寒气,女性朋友可以多吃些温热的中药,比如红糖大枣姜茶。

做法:用大枣10颗,切片;生姜一小块,切片;红糖适量。先将枣片和姜片加水煲好,水沸后加入红糖再慢火熬煮3分钟即可。

4其他痛症:热敷痛处

主要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肾虚腰痛、风湿寒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病痛,夏天的时候,人体毛孔疏松、血液流通顺畅,这时候使用驱寒的药物或方法可以有效地祛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减轻关节骨痛。

除风湿、强筋骨,可以在夏天的时候用热水熏蒸,或是热敷痛处,加快痛淤处的血液循环,可以预防病痛冬天复发。

进行冬病夏治调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少吃生冷,保持充足的睡眠、乐观的情绪,适当进行锻炼,这样才能让调养效果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的禁忌

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火旺、两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以及对贴敷胶布过敏者,都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

三伏天养生食补

中伏喝羊汤

夏天,冷饮、空调很容易造成肠胃虚寒,寒气积存在体内,在伏天吃羊肉可以暖胃生津,排汗排毒,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中伏吃面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这虽是迷信说法。但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中伏喝茶

喝茶不但可以驱暑消夏,还有很多保健效果。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不但有解除油腻,帮助消化,减肥作用,而且还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中伏吃鸭

“一夏无病三分虚”。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又是人体消耗最多的阶段,因此,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故三伏天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之一。鸭属水禽,性寒凉,特别适宜体内有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便秘和水肿的人。不过,肉类比较油腻,食用多过易造成胃部负担,最好是和冬瓜、莲藕等蔬菜一同煮。

此外,酷暑天,像苦瓜、绿豆、莲子、薏米等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清心除烦的作用。

声明:本文内容综合自搜狐健康东科教授谈养生、快咨询秘方养生;图片来源于网络。本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备注此文章不作任何商业宣传。

健康守护者

赞赏

长按







































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3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