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提出一年四季养生,以整体观来认识世界,创立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各种复杂现象。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比如,不同季节,身体脉搏现象,包括节奏、速度、搏动量、张力方面都有转变。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一般在辨症时,中医师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另外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有季节性,春天好发温病,夏天易中暑,秋天有燥症,冬天有冻伤。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中医认为,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由于虚寒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常常是在冬季发作或加重,主要有: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7、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8、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冬季养生除了保暖外,最重要的就是饮食,要给自己定配方。有人说“养猪有猪食配方,养鸡有鸡食配方,养狗有狗食配方,但很多人对自己的饮食很随便,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仔细想想还真是这种情况,有多少人给自己的饮食配过方,早晨吃什么?吃多少?中午吃什么吃多少?晚上该不该吃饭?尤其是上班一族和青少年,总是喜欢吃些口感好的、营养少的、容易饱的、热量高的垃圾食品,由于营养不均衡,久而久之身体就有病了。营养完整而均衡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疾病康复的条件,当我们把注意力从对疾病的专心致志转移到对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重视,给自己的饮食科学配方,持之以恒,健康之门就为我们打开了。有营养的食物不仅要天天吃,而且要有足够的量。已知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有50多种。通过每天摄人最佳数量的营养物质,就可以消除疾病隐患,并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冬季是收藏季节,通过饮食给身体储存更多的能量,为来年打下良好基础。最新的营养学研究证明,每天饮食中摄人均衡的营养物质,可以使我们的头脑更清晰、梢神更集中;可以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的体力工作状况;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和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达到逐步改善我们身体,使身体充满活力,增进健康。
冬季最佳饮食靠的是最佳的营养,通过日常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不仅可以预防和抵抗疾病,还可以治愈某些疾病。如摄入的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E可以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甚至,最佳的营养方案可以用来解决精神健康问题。爱迪生曾这样说过:“未来的医生将不再给病人药物,而是引导病人寒假白癜风要注意寒假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