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冒雨赴高考,今年部分考生表示太难了

白癜风患者的守护天使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60.html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

全国大部分高中毕业生

即将结束自己人生的第一场大考验

但这两天对于南昌考生来说

也!太!难!了!

据气象台报道

7月8日南昌有大雨或雷雨天气

部分暴雨,局部大暴雨

小编也提醒各位考生

强降雨天气尽可能提早出发

以防影响考试时间哦~

图片来自

南昌消防

其实对于高考,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考试永远很艰难,就连老舍也曾吐槽:考而不死是为神。

估计也有很多人想过,古代没有没有物化生,也没有政史地,更没有数学英语,只考写作,比现在轻松多了。

一听就觉得好羡慕,小编以前也羡慕过。但后来了解真实情况过后,发现和“古代高考”比起来,现代高考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简直不要太舒服。

走,带你穿越回古代,带你感受一下,“古代高考”到底有多难!(看完心里平衡多了。)

说到古代“高考”,第一关难的不是试卷,而是赶考路。

相对古代考生,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幸福了,考场基本都在家门口,而古代考生如果是参加会试或者殿试,必须到当时的京城。

为此,他们需要计算好时间提前启程,否则就会错过考试时间,而且赶考的路途十分艰辛。

晚清书生赶考,图片来自微博

故宫博物院

史料记载,两次落榜的左宗棠,老家在湖南湘阴,第三次进京赶考的时间为道光十七年(年)十二月初,到北京的时间是道光十八年(年)二月。路上足足走了两三个月。

左宗棠

如果顺利抵达京师,接下来就是进场考试了。因为科考事关仕途官运,作弊就成了科考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们必须排队,一个个脱光衣服验身,仔细检查有没有带小纸条。

进去之后,是一间间不到两平米的小黑屋,叫“号舍”,长的跟牢房差不太多,有的在室内,有的在露天。

古代江南的乡试一般在秋初举行,此时天气非常炎热,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犄角旮旯的毒蛇咬死,总之考试环境的恶劣程度已超出今人的想象。

顺天府贡院

乡试、会试都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考生带着笔墨蜡烛和干粮进去,吃喝拉撒全在号舍里面。

怎么睡觉?两块木板了解一下。最可怕的是,这种号舍,夏天不通风,要被闷得中暑;冬天不保暖,又被冷得直发抖……可不比坐牢还惨吗?

《明斋小识》:初八日天气微凉,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热,日如火炙,甚于三伏,又旁置红炉,后叠衣服,遂致两眼昏懵,气不能出。至二场以单衣进。十一夜半,大雨忽来,陡然寒冷,体僵齿战……

有时候看的不仅是才华,还要看脸?!很多人,一出生就注定是落败的结局。

据《选举志》记载,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四大准则:第一看长相,第二看表达能力,第三看字写得好不好,第四才是看文章。

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如果你长得很难看,那对不起,估计此生和中榜无缘了。比如诗人罗隐,才高八斗,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

但他考了十多次,都没有考上,估计和他长着一张“奇丑无比”的脸,有脱不掉的关系。

说什么颜值不够,才华来凑。若在唐代,你颜值不够,高考可能会彻底凉凉。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现存唯一状元卷·明代赵秉忠,希望能带给考生们好运气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觉得,作为现代考生,轻松多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古至今,考试路途和过程都没有那么简单容易。而今天的高考本质上其实是对多年来努力学习的总结。相信不论考试有多难,只要怀有一颗坚韧的心,坚持最后,势必会取得好的结果。

在此,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本文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

转发分享朋友圈点击右下角在看

邀您赴一场湖光里的读书之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5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