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SHU
大
暑
传统二十四节气
大暑的来历
太阳到达黄经°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大暑节气期间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要注意防汛防涝。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当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凉爽的秋也就快来了。
二候土润溽暑
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大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三候大雨时行
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第三候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1
大暑时节适宜治哪些疾病?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中医推崇夏季三伏期间贴三伏贴,但是要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大暑养生
1、大暑时节进补家禽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
童子鸡,是指还不会打鸣,生长刚成熟但未配育过的小公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鸭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禽。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鸽肉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2、吃姜暖胃增食欲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市民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如果你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那么吃南瓜就最好不过。南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另外,南瓜还能排毒养颜,爱美的女士当然不能错过。
胡萝卜、红枣等红色食物对心脏还很有益。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
3、度暑粥补气消暑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4、饮用冷开水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
除水之外,酒、汤、果汁等都可称为饮品。合理选用都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5、适宜“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养生专家提醒,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中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游泳改善肺气肿有良效,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心脏的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但游泳的时间是有讲究的,最好选在早上或晚上,且不宜在饭后一小时内进行,游泳前还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
6、预防情绪中暑
根据道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人体的精神、心态、情绪会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变化。大暑小暑时节高温酷暑,不仅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还经常会使人“心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不良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征,俗称“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因为夏气通于心,暑气易伤心,夏日的不良情绪更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所以大暑养生预防“情绪中暑”,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心平气和、恬淡安宁,要学会情绪转移,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特别要注意在暑天最好早休息,尤其是晚上11点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尽量不要熬夜。
-END-
夏天做好防晒
不要中暑哦
特别提醒
●大暑仍是火土并旺,八字以火为用神的朋友,会心静自然凉、功到自然成。以燥土为用神的朋友,化不利为有利、心想事成。
●如果以火、燥土为忌的朋友,提醒除了需留意身心健康外,还要特别注意钱财流逝、情感突变、小人捣鬼。
●大暑时节与流年太岁组成相害,因此尽量减少在家中动土、挪移家居、搬家、修缮等项目,如果确实需要,务必择吉而行,避开不利的日期和时辰。最好还是以自己命理喜忌的方位和五行工作属性出游或变换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旺自己的运势。
●如果你觉得财运不佳,婚姻不好,那么建议你调理:调理自身的命理、调理你居住的环境布局。记住:好运势需要自己把握,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