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ldquo捂热综合症rdquo

白癜风专家百姓放心 http://m.39.net/pf/a_5777887.html

入冬后天气寒冷,家长们怕孩子冻着,总是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殊不知这样很可能会把孩子捂出病,这种类似中暑的症状,医学上称为“捂热综合症”,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冬季中暑”。家有一岁以下的小宝宝,尤其要警惕!

1岁以下宝宝最易“冬季中暑”

一到冬天,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总是怕宝宝冻着,因此给孩子从头到脚“武装”:棉帽子、厚围巾、厚棉衣、棉手套、棉鞋,婴幼儿出门甚至还要再围包个被子,有的孩子只能露出眼睛和鼻子。然而这种过度保暖却暗藏着健康隐患,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捂出毛病来。

专家分析,“捂热综合症”的出现,主要是家长过于担心孩子会着凉感冒,甚至会引发肺炎等严重后果。于是,很多家长不但在家给孩子穿得暖暖和和,出门时更是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

殊不知,由于衣物过多,不易透气,加上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来,无法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冬季中暑”,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发烧等导致孩子脑部神经系统受损。

大多数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如果捂得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此时又因包裹太多影响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这时候,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会出现代偿性扩张,以通过皮肤蒸发,也就是出汗和呼吸,来加速散热,所以孩子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其实,哪怕还没到“冬季中暑”的情况,仅仅是出汗也反而会增加孩子感冒的机会。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在非常保暖的情况下,出现大汗淋漓、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潮红或苍白、心率加快等症状,那么很可能就是“冬季中暑”了。

婴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

婴儿捂热综合症的发病原因是因为孩子保暖过度,那么如何预防婴儿捂热综合症呢?

冬天时,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否则不利于散热。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中午时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让孩子少穿点衣服。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另外,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睡在母亲腋下;冬天不要给孩子盖被过多,或与大人合盖一条棉被;应提倡母婴分睡,以防母亲入睡后不慎捂住孩子的头部,特别是嘴及鼻子,使孩子发生缺氧和身体周围温度过高,引起捂热综合症;此外,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将宝宝包裹得太紧太厚,要注意空气流通。

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另外,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

最后,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如果孩子尿少,说明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存在脱水问题,家长要引起警惕,医院就诊。

了解更多母婴知识,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6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