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7514.html
小穴位里装着大健康,古老的经络学说就是我们随身的医药箱。
弘扬中医文化,健康你我同行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
我们看看今年的三伏时间: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年7月16日-年7月25日
中伏:年7月26日-年8月14日
末伏:年8月15日-年8月24日
今年40天的伏天,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今年7月16日开始就将进入三伏天,大家要做好准备哦。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的暑邪非常强悍
过不好三伏,会落下病根!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如何过好三伏?
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常言道“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3招!
第一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第二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第三饮食注意少寒凉。
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三伏天为什么贴三伏贴
一年一度的贴三伏贴的时间又要到了,虽然每年都讲,但是,今年与往年不一样。今年是个灾年,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秋冬新冠肺炎有可能再次散发,在新冠肺炎疫苗还没上市的今天,“未病先防”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所以,今年贴三伏贴对于那些有慢性病的患儿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再一次说一说三伏贴的那些事。
“三伏贴”是以中医“冬病夏治”与“春夏养阳”等理论为依据,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何为冬病
“冬病”是指每到冬季就常常发作或者天气寒冷病情就加重的一类疾患,如反复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老年畏寒症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这类疾患有个共同点就是病程比较长且不易根治。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适用病症
慢性咳、痰、喘、风湿骨病类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一伏
7月16日—7月25日
10日
二伏
7月26日—8月4日
10日
润二伏
8月5日—8月14日
10日
三伏
8月15日—8月24日
10日
贴敷方法每伏连续贴其中的3日,每次贴三个穴位,贴6小时后取下。
常用穴位:天突、肺俞、膻中、大椎(穴位在医生指导下选取)
慎用人群咳血、孕妇、结核、支扩、过敏、瘢痕体质等。
注意事项要牢记
1、外治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无毒,治疗期间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
2、贴敷期间忌吃冷食冷饮,忌烟酒油腻食物,以免减弱贴敷疗效有感冒发烧的患者暂时不贴。
3、贴敷当天要避免吹空调、风扇,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大量出汗。
4、贴敷后如有不适,如:局部刺痒,疼痛,出现疱疹或皮肤破溃等,请立即取下药物,并及时到院处理,严重的也可直接到皮肤科就诊。
5、贴敷三伏贴期间尽量避免让孩子吃过甜、过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食用海鲜、牛羊肉等食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饭:入伏三主食
1头伏吃饺子:平补效果好头伏吃饺子,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2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
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
麻酱要用水稀释,酱油要用热花椒油炸一下,醋里滴上几滴香油把这些佐料浇到面上,再配上黄瓜丝、菠菜等,浇上蒜泥,不仅刺激食衣,而且“败心火”。
3三伏吃烙饼摊鸡蛋:恢复补营养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暌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