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幼儿护理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老人、幼儿、体虚气弱者很容易中暑。体弱的儿童难耐酷暑,稍不注意,就会被疾病缠上。如何在三伏天给幼儿更好的护理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三伏天幼儿护理:
1、多喂水
幼儿出汗很多、烦躁不安甚至大便干燥,就是脱水的迹象,及时补水是防止脱水的最佳途径,而与体温温度相似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2、外出避开高温时段
每天早晨和傍晚凉快的时候在外面玩儿,中午特别热的时候,不要带幼儿出去玩耍。
3、喝粥
多给幼儿吃清淡的食物,如荷叶粥、绿豆汤等,这样可以防止脱水。
4、预防腹泻
气温一高,加上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再加上有些幼儿吃了冷饮,容易引起腹泻,一般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要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喝的水要烧开,食物要熟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热透。
5、吹空调,要当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地铁、公共汽车以及儿童游乐场所等室内环境多有空调,幼儿穿得过少,一进入空调环境,温度大幅度下降,毛孔突然收缩,骤冷骤热之下,如果不能及时添加衣物,免疫力低下的幼儿就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咽痛、流鼻涕以及发烧等症状。
6、穿衣不宜太少
三伏天幼儿不宜穿衣太少,甚至不穿衣。幼儿出汗多,毛孔扩张,如果此时皮肤外露,吹一吹风着了凉,容易感冒发烧了。另外,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需依靠皮肤辐射等。有数据表明,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给幼儿穿得太少,就容易从外界吸收热量,非但不会感到凉快,体表温度的上升反而会使得他们觉得更热。
三伏天幼儿易患这三种病
1、中暑
一到高温天气,最常见的病就是中暑,特别是三伏天。中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阳光直接暴晒,或者在高温、闷热且通风条件差的室内或者闷热拥挤的人群中逗留。
中暑一般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心慌、出汗、发热、乏力、皮肤灼热、腹泻、胸闷、烦躁不安,严重者会有昏厥、痉挛等症状。
中暑预防:日常居室要注意开窗通风,用电风扇或空调降低室温。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服装,外出时要躲避烈日,正午前后两小时最好不要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家长别等到幼儿渴了才给水喝,饮食上可以给宝宝吃些应季新鲜水果蔬菜。
2、腹泻(诺如病毒)
气温一高,加上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再加上有些幼儿吃了冷饮,容易引起腹泻,一般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
腹泻预防:预防夏季腹泻,关键是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环境卫生以及用手、饮食卫生。喝的水要烧开,食物要熟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热透或者尽量不给幼儿食用。
另外,如果幼儿缺乏维生素A,也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力低下,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继而又会影响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最终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症,甚至会影响幼儿的皮肤、眼睛健康。因此,爸爸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
3、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
三伏天里的高温、强湿度很容易促使细菌生长、繁殖。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特别是带幼儿从户外到室内,如果空调使温度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就容易患伤风感冒或者咳嗽及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同时要控制室内温度,还要注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和D。
幼儿园要做到:
1、夏季炎热,幼儿容易上火,在合理搭配的食谱上为幼儿调整适宜节气食谱并相对增加加饮水等来消暑祛火。
2、夏季在幼儿午睡上床前先用十滴水(用温水稀释后)用毛巾给幼儿擦汗降温,预防痱子和皮炎。如长痱子,给幼儿清洁以后涂痱子粉。
3、保持室内温度宜于26-28°左右。
4、做好夏季班级卫生消毒工作。
5、在高温天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改为室内活动。
三伏天幼儿饮食指导
饮食一: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小提示:西瓜绝对是好水果,不过夏天这类凉性水果吃要适当,也不易多吃呦。
饮食二: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孩子的饮食良方可以在三餐中适当进行调节,以达到补气去火的目的。
饮食三:新鲜干净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孩子的肠胃比较精贵,一定要清洗干净,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饮食四:补水养生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孩子爱运动,水分流失更大,记住多给孩子喝些水,不但补水还能防中暑。
幼儿园的温馨提示:以上妙招不仅仅适用于孩子,成年人在过伏天也可以按照以上内容来调节。另外,为预防中暑,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还要做好心理调节,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38天时间请大家不要喝冰镇一类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大家坚持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气逼出来。一年一度的伏天请大家珍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