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续续:大家好,欢迎收看《名医堂》直播节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医院急诊科的专家张达主任,张主任,您好!
张达:你好!主持人续续:张主任,最近天气是特别的热,进入三伏天了,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个天又热又闷,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发生中暑这样的一些反应,可是很多人都觉得,中暑不是个病,那中暑是病吗?张达: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老百姓一般认为冬天容易感冒,夏天可能爱中暑,但是中暑过去在北方好像比较少见,但是去年的时候,北京地区包括华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中暑人群,甚至有些人因为严重的中暑,热射病而导致了死亡,所以老百姓都很惊讶说,北方这么凉爽也会中暑吗?中暑还能死人啊,其实中暑也是一个疾病,咱们就拿中暑和感冒作为一个对照来说一下。主持人续续:中暑和感冒,感冒这事,我们倒是都知道。张达:感冒一般在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可能有一些病毒或者是其他病原体侵入咱们呼吸道,而由于受凉之后,人的防御力下降,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我们叫感冒,而中暑一般容易发生在夏天。中暑有三个气象学要素,第一个是高温,就是天热的时候,第二个是高湿,湿度高的时候,三伏天,桑拿天,我们容易中暑,第三个就是不通风,因为不通风,人体的散热受到影响,在这个环境下,人就容易发生中暑。所以我们说感冒是一个感染性疾病,而中暑是一个理化的因素,就是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导致人的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破坏,受到影响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就是我们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所以中暑也是病,重医院来治疗。主持人续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中暑的患者多不多呢?张达:往年北京地区的中暑一般呈散发趋势,偶尔有一两例中暑的患者来就诊,重症中暑非常少,可能一年也就一到两例,但是去年的天气大家可能还有印象,非常非常热,对吧?而且在7月底到8月初这一段时间是闷热的天,好像大家就觉得自己在蒸笼里生活一样。这两天北京的气候也有点像这种情况。主持人续续:今年也挺热的。张达:对,大家可能注意到一个新闻,就是去年有一个非洲小伙子在北京中暑了。因为我们觉得好像非洲是一个热带地区,那边人长期生活在高温的环境下,对热应该比较耐受,可是小伙子到了北京以后发现,北京比非洲还热,比非洲还闷,所以出现了中暑症状,医院,也闹了一个小小的笑话。确实是,去年的北京,因为我正好休假,从外边回来,一下飞机觉得北京简直跟……主持人续续:大蒸笼似的。张达:对,真是这样。所以这种完全符合我们中暑条件的高温、高湿,不通风,就发生了很多例中暑。主持人续续:有的时候,天气特别热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感觉不舒服,比如说特别闷,然后脑子有点晕。那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中暑的症状呢?张达:对,在医学上我们把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你刚才说的这个情况就属于先兆中暑,在先兆中暑的时候,人们往往因为天气炎热,不同风,大量出汗,然后导致有些轻微脱水的症状,会觉得胸闷、上不来气,头晕,浑身没劲,恶心,出虚汗等等等等,这种环境实际上它的症状并不是有特异性,就是不是很典型,但往往在这种环境下出现这些症状,你就要想到中暑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如果你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比如说有空调或者电扇的房间里,一定要记住通风,把湿度降下来,补充一些水分,特别是含电解质饮料。因为我们知道出汗的时候会带走大量的水份和电解质,这样的话我们的症状很快就能缓解,一般这种先兆中暑,我们及时的处理的话,半个小时左右症状就能迅速改善,医院了。主持人续续:什么叫电解质饮料?张达:比如说咱们的运动饮料,或者功能饮料,除了补充水分以外,还富含一些钾、钠、氯,咱们汗是咸的,眼泪也是咸的,对吧?它里面就含有一些钠、氯、钾这些电解质,虽然含量不高,但是当人体大量流失这些电解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乏力、头晕、胸闷等等的症状。主持人续续:是不是应该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这样的,就是每年夏天都会有这样的一些情况发生?张达:对。主持人续续:哪一类人群是中暑的高发人群呢?张达:先兆中暑的其实非常常见,很多人比如在夏天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或者说最早咱们群发中暑容易发生在什么情况?就是说这种拉练的军训,或者军队的野营拉练的时候,新兵入伍的时候,他没有适应这个比较闷热的天气和环境,在做剧烈运动以后就会出现中暑,热射病。我们知道热射病是重症中暑最重的阶段,对吧?那这种热射病的情况,我们分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的热射病就是刚才咱们说拉练或者说咱们经常见到新闻报道,一些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或者在厨房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环境属于这种高温高湿又不通风,工作强度比较大,一些体力劳动就容易发生中暑或者热射病。咱们说的非劳力型热射病,很多人说我没干活儿,我没在太阳底下晒着,我也没出去,怎么也中暑了?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叫经典性的热射病。主持人续续:经典型的热射病。张达:一些老人。主持人续续:但我觉得一说热射病,好像大家就觉得,这是一种什么病?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张达:这是我们重症中暑最重的阶段。主持人续续:其实就是中暑最重的阶段。张达:前面咱们说的先兆中暑……主持人续续:就是最轻的中暑。张达:然后还有轻症中暑,轻症中暑是咱们急诊就诊最多的人群,就是咱们说的在这种高温高湿或者不通风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了体温的升高,就是轻症中暑有之前那些症状,甚至症状比它更重,有头疼、恶心、呕吐,或者说大汗淋漓,然后觉得心慌的厉害,然后又不是一些心脑血管病的情况。这个时候因为他的体温调节中暑已经受到影响了,他可能会有37度,38度左右的低热,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轻症中暑了,这种情况下,一般我们会建议您,第一还是脱离这种热的环境,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迅速的补充一些水分和电解质,可以用一些冰块或者冷饮进行一个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一般人会喜欢用凉毛巾擦一擦,或者说家里没有冰块怎么办?从冰箱里拿出冰的冷饮,我放在额头,颈部、腋下或者大腿跟部这些血管比较丰富的地方,能够达到一个迅速降温的效果。当然了,我们可以用酒精或者凉水擦浴也能够迅速散热,这个时候别忘了,把这种,不要系领带了,把衣扣都解开,让躯干充分的暴露,在擦浴的同时拿电扇吹,或者老百姓说我有些土法子,拿个扇子在旁边扇,因为我们知道人体散热有几种方式,包括辐射,什么叫辐射呢?就是大家可能有一个感觉就是一个人跑完步,小伙子跑步一身汗坐在我身边,哎呀,觉得他这个热往我身上蒸,就是他的热流在辐射出来。主持人续续:尤其是胖的人,你会感觉离他好暖和,夏天的时候。张达:散在我身上,这是辐射散热。还有一些是对流散热,空气流动的时候能带走一些热量,还有我们最常用的是接触散热,我手很热的时候,贴着凉的地方,或者抱着一个冰的瓶子,接触它也能散热。最常用的或者最有效的方式实际上还是蒸发,就是我们出汗,出汗以后,汗液的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让身体的体温能降下来。所以大家都有感觉,天热不可怕,如果说天气很晴朗,我们出汗很多,出一身透汗,好多人说我跑跑步,打打球,运动一下,出了一身透汗会觉得非常舒服,身体也觉得很爽。但是为什么桑拿天我们会觉得很难受?因为桑拿天的时候,天气闷热,湿度很大,我们的汗出不来,蒸发不出去,这样就会觉得身体里非常难受,非常热。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风或者说拿空调吹,拿扇子扇,帮助我们体感的蒸发来散热,这是这几种方法。所以我们在轻症中暑的时候,我们要增强这种空气对流,不论是这种电扇吹或者是拿扇子扇也好,都能够帮助病人散热。这时候我们也会用一些药物。主持人续续:中暑还要吃药呢?张达:轻症中暑我们可以用一些药物,咱们常常用的像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都是能够防暑降温治疗轻症中暑的一些有效的药物。很多人说夏天出门的时候别忘了带点人丹、十滴水,别忘了备点藿香正气,都是为了预防中暑或者缓解一些中暑引起的症状。而重症中暑就比较严重了,重症中暑我们又分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的时候,往往是由于大量出汗,我们流失了很多电解质,肌肉会发生这种不自主的抽搐、痉挛,这个时候意味着你的情况很重了,体温也会有明显的升高。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他尽快的送医。如果说我在旁边怎么办呢?我可以第一个呼叫,我自己开车也行,把车里的空调开到最大,把它的外衣全脱掉,躯干充分暴露。让车里最大的空调风吹着他的身体,然后旁边有人的话,帮着他擦一擦,拿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他迅速降温,如果没有剧烈恶心呕吐,我可以给他喂一些含矿物质的凉的饮料也有助于降温。当然了,如果他吐得很厉害,你在进食或者进水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在此基础之上,医院,因为如果出现热衰竭的时候,可能就是与大量的水分流失,有效循环不足,就是咱们说的,这个人都虚脱了,很多人都说他虚脱了,实际上这是循环衰竭的一个表现,因为大量的流失水分和电解质,整个人会萎靡不振,面色苍白,没有汗了。主持人续续:都不流汗了。张达:到时候已经没有汗出来了。主持人续续:汗都被憋回去了是吗?张达:再严重的就是热射病,就是咱们去年说的中暑也能死人。主持人续续:热衰竭完了是热射病。张达:到热射病的阶段,我们说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最重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人往往是高热的,而且它的特点是干热。有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说热射病的病人到底像一个煮熟或者蒸熟的饺子,还是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其实它像一个鸡蛋。干热,你摸着他身上干干的,没有汗,而且体温非常高,能达到40度,非常非常高,核心温度可能在40度以上。然后这时候你再看病人的时候……主持人续续:摸着就像那种高烧的患者。张达:对,高热的,像一个煮熟的鸡蛋一样,而且热射病除了高热以外,它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损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患者往往有昏迷,意识不清了,或者说惊厥、抽搐,剧烈的抽搐,像癫痫发作一样,这种抽搐。所以热射病我们说它是重症中暑最重的阶段,除了咱们能看到的这些,我们说的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外,热射病往往还有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说急性肝脏的损害,凝血功能的异常和温基溶解还有一些尿少,肾功能的损害。就像咱们说的尿血一样或者是酱油色尿,甚至还甚至于无尿等等等等,而且很多人会有消化道出血,而热射病刚才我们也说了,到这个阶段,如果你还不注意的话,可能就会导致死亡。还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热射病有时候并不像说我经历了,我先是先兆中暑,然后是轻症中暑,我再不处理热痉挛,热衰竭,然后才热射病,往往不是这样的,很多情况下,它是一头栽倒在地,我们去年治了几个患者就是这样。在一个建筑工人……主持人续续:他就好好的,然后一下就晕倒了。张达:对,他去外边工作,特地说怕天热,上午7点多就出发了,7点多干到了10点左右,三个小时,但是你知道去年的北京的天气在上午7点多的时候,室外温度就能达到40度,地面温度甚至更高,而且一点儿都不通风,给大家的感觉是非常闷热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是觉得有点不舒服,是觉得出了不少汗,但是他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天热,我干点活儿,出汗,非常正常,没有在意。主持人续续:而且出点汗还挺好的吗?张达:到10点多准备收工了,一头栽倒在地,一下陷入昏迷,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了。主持人续续:所以他自己之前都没有什么感觉的。张达:他就是不舒服,但并不是所有的热射病都要经历轻症中暑或者说热痉挛,热衰竭的情况。他有可能一开始你感觉到不舒服,然后一头栽倒在地。主持人续续:我以为他会有踌躇的一些反应。张达:有一部分病人,他会有先兆中暑的表现,然后喝点水好点了,或者说我有轻症中暑的表现,我没在意,然后再一头栽倒,但是真的很多人,我们去的好几例患者都是还没有来得及喝冷饮,还没有来得及去吹空调,一头栽倒在地。因为我们知道劳力型热射病的人,他往往是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就像咱们前面所说的,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或者一些搞餐饮的,在厨房里,咱们知道厨房是非常非常闷热的。主持人续续:厨房里面做菜的大师傅也容易得热射病是吗?张达:大师傅还好,炒完菜以后可以出去透透气,抽根烟,而那些刷碗的小工,洗菜的人,他是不能离开这个环境的。主持人续续:这也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张达:去年我们接诊的劳力型热射病的病人主要的年龄段,你猜猜是多少,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主持人续续:那如果您说做这种工作的,应该是20、30岁的人会比较多吧。张达:去年我们接诊的劳力型热射病的患者主要在50多岁到60出头。主持人续续:那也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张达:对,他们这种人,我们的感觉,第一上有老,第二,下有小,生活的压力很大。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环境比较差,收入往往并不高,而他们为了维持家庭或者维持生计,他们被迫在这种环境中,我扛一下,我忍一下。主持人续续:而且这个年纪段的人比较能忍。张达:然后忍不住一头栽倒。其实现在大家感觉像20、30岁的小伙子,小姑娘,倒不能说吃不了这个苦,但是他们的工作环境,比如在写字楼里工作,或者在公司工作,工作环境相对要好一些。如果咱们在演播间里直播说两个小时没有空调,满头大汗,我相信咱们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而他们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情况下,往往是为了生计而坚持工作。所以我们去年包括今年年初就是入小之前,我们做一些宣传的时候也提示大家要关爱身边的一些,像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搞餐饮的这些人,他们真的很不容易。这种人往往是劳力型热射病的多发人群。当然了,还有一些像学生去军训或者说新兵入伍的拉练,他们由于剧烈运动,身体产热增加,也会出现这种热射病的表现。之前咱们还说到一个非劳力性热射病,就是我们说的经典的热射病,这就是……主持人续续:不是因为干活的这样的。张达:对,我们很多患者去年一开始来的时候都是有劳力性热射病的,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两三个小时之后发生这种热射病的表现。而有一些老人,体质很弱的老人,他舍不得,我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群。很多老人在家,我也舍不得开空调,我也舍不得吃冷饮,就觉得屋里还可以,开开窗户,没那么热,我坚持一会儿,我印象特别深的,去年我们来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老伴去世了,自己在家生活。然后中午孩子给她打电话说,妈呀,天挺热的,您把空调开开,老太太说还可以,没问题,我睡个午觉就好了。然后就睡午觉了,到下午六点多钟,孩子又给她打电话想问问怎么样,怎么都打不通,然后到家发现,老太太已经倒在屋里了,昏迷了,身上滚烫滚烫的。80多岁了,一开始觉得她是不是有这种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意外,医院,一做CT,脑子没事,一开心电图,心率特别快,因为他高烧,烧到了40多度,所以心率很快,再一摸身上滚烫滚烫的,然后我们考虑她是一个非劳力性热射病,赶紧给予治疗。但是由于她送来的时候时间比较长,而且本身年龄比较大,老人或者小孩,他体温调节中枢,她相对来说这种代偿能力和调节能力是差的,所以她容易发生这种非劳力性的热射病,就是我们说的自身调节能力下降导致中暑,而且比较重,来了以后,病情非常重,合并肝损害,肾损害,心肌损害,然后是严重的消化道大出血。我记得那天晚上我们抢救她的时候,申请了的血,就是要了不够,要了,一边输血,然后嘴里吐血,下边拉血。不停的在出,我们一边救,她一边出血,我们一边救,她一边出血,到最后也没有抢救过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非劳力性热射病。所以说如果说电视机前的朋友,咱们身边的父母是单独居住的,在北京现在这样的天气,35、36度的高温,然后湿度又很大,通风不太好的时候,在家提醒老人,不要光开窗户,该开空调开空调,没有空调开电扇。因为我们知道通风也能帮助散热,空气流动起来,对流增强了,躯体散热的情况就会好一些。避免发生这种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主持人续续:是的。那您刚才讲这个非劳力性热射病,除了老人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高危人群呢?张达:一般来说,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老人或者体质比较弱的人,比如说有些慢性病,像脑血管病卧床的,他自身的行动能力差,活动少,虽然产热少了,但是在闷热的环境下,他散热也不顺畅,而且他自身的体温调节中枢或者自身的调节能力都有所下降,这种人也容易发生非劳力性热射病。还有大家可能看过一个新闻,一个校车,孩子放在车里了,对吧?孩子放在车里以后。主持人续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然后我今天还看到国外有一个父亲把他的两个孩子,一岁还是两岁的小孩,一对双胞胎,然后丢在了车上,然后两个小时回来以后,然后这两个小孩就死了。张达:对。小孩和老人,他的调节能力都是呈一个下降或者不完善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你把他放到一个极端的环境中,不论是过冷和过热,他都容易给年轻人容易出现这种损伤。我们夏天,今天来的时候,我坐车还听到喇叭里在宣传,广播里在宣传,就是咱们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落东西,还有粗心的父母别落孩子。因为小孩,很小的孩子,他们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热呀,我难受呀,而有的粗心的父母真的能把孩子落在天上。这种天气,像北京今天得有35度以上,湿度也很大,大家觉得很不舒服。你在车里,如果是在阳光直晒的情况下,车内温度很快能达到60度、70度,一点儿没问题,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快就会发生中暑。我们说气象学上,在气温超过30度,湿度超过73%的时候,就容易发生中暑了。而气温如果超过37度,那就很容易发生热射病了。在北京这个季节,往年我好像觉得没有这么热。主持人续续:今年也确实很热。张达:去年和今年都非常热,而且非常闷。主持人续续:新闻里说40年最热的一年了,可能会比去年还要热。张达:前两天北京下了一场雨,然后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