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医护人员将患者医院病房。(新华社记者肖艺九/图)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
医院从开工到交付使用,只用了大约10天时间,不仅吸引了国内数千万网友通过直播担当“云监工”,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这座“武汉版小汤山”医院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目光,也承担着巨大的期望。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王紫
南方周末实习生李睿童
责任编辑
姚忆江
年2月8日,国人度过了一个格外难忘的元宵节。医院交付军方已有一周时间。2月8日下午1时0分左右,第四批确医院、医院、医院转诊而来,陆续抵达医院。当晚7时50分,“武汉医院”官方微博正式上线,医院近况:“医院已收治数百个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彼时,医院刚刚投入使用不到一周。2月2日上午,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和联勤保障部队白忠斌副司令员在武汉医院签署互换交接文件,医院正式交付军方。医院院长张思兵大校对媒体表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落实好习主席的指示要求,打赢这场防疫的阻击战。”与疫情战斗,刻不容缓。2月2日凌晨,8架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装载了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58吨物资,陆续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为医院“开张”做好准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农历大年初二,中国卫生防疫专家陈薇少将临危受命赶赴武汉。除了陈薇,还有黄文平、陈红、毛青……这些近日出现在媒体上的军医,连同其他出征的名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前缀——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其中一位队员马凌说出了中国军队医护人员的心声。医院从开工到交付使用,只用了大约10天时间,不仅吸引了国内数千万网友通过直播担当“云监工”,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这座“武汉版小汤山”医院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目光,也承担着巨大的期望。年,为控制SARS疫情,医院7天建成,两个月内收治全国七分之一的SARS患者,实现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确保零感染”,成为疫情由严峻走向缓和的转折点。这一次,人们期盼着医院,同样担负起顺利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使命。1“拿出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的奋战”武汉知音湖畔的医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医疗区.5万平方米,办公生活区2.5万平方米。医疗区编设床位张,共设置19个病区单元。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不设门诊,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医院正式交付军方投入使用后,施工仍在紧张进行。为了尽快接收病人,医院进入“边接诊边建设”阶段。年2月4日上午9时0分左右,医院开始接收第一批患者。10辆救医院、医院医院的45名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陆续驶入医院。“救护车进来了!”“一病区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医院感染七科病房外,救护车刚刚停稳在转诊交接区域,身着C级防护服的护士陈红第一个走上前,和同事们熟练地接过担架,将患者轻轻转移到担架车上。“你们要安心养病,你们有需要,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给你解决。”参加过SARS、埃博拉病毒等重大疫情救护的陈红,细心安慰患者。其他医护人员着手扫描转诊患者身份凭条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