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元旦与你相伴
今天元旦,在这里祝各位艾宝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越灸越健康,越灸越美丽!,万事胜意、阖家安康~
元旦是公历新年伊始,做好养生规划,就是一年健康的开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整年的中医养生重点吧!
新年养生月历人类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养生绝对不可一成不变,必须根据自然规律,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变化。
年是崭新的一年,每个月都遵循时令变化,养生才能事半功倍!一月:养肾防寒√
养生宜忌:一月寒气犹在,要合理进补,适当补充肾阳,可以多吃羊肉、鸡肉、大枣等。当然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应该注意缓补,徐徐图之。一月养肾必灸5穴:肾俞穴、阳池穴、气冲穴、太溪穴、涌泉穴。
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养生宜忌:二月阳气初生,宜多食辛温发散之物,如枣、葱、香菜、韭菜、花生、虾仁等。不宜吃酸收之味,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二月养肝必灸穴位:肝俞、肾俞、血海、三阴交、太冲。三月:晚睡早起,食甜养肝√
养生宜忌: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所以三月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三月脾胃调养必灸:脾俞、胃俞、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太白。四月:补肾、调节阴阳√
养生宜忌:四月虽然天气转暖,但早晚温差大,所以养生要以滋补肾气、调节阴阳为主。多食菠菜、荠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四月补肾必灸:太溪、命门、关元、肾俞。五月:祛湿√
养生宜忌:五月气候多湿,宜食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等。
五月祛湿必灸:丰隆、承山、解溪、命门、中脘、足三里。
六月:增强体质√
养生宜忌:进入六月,就到了夏季,夏季饮食宜清补,多吃蔬菜、豆类、水果等。还要预防季节性疾病,如中暑、腮腺炎、水痘。六月增强体质灸:大椎穴、神厥穴、肾俞穴、足三里。七月:劳逸结合√
养生宜忌:盛夏时节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七月养心穴位:内关、神门、中冲、天泉、伏兔、曲泽。八月:神志安宁√
养生宜忌:八月立秋,要注重精神调养,切忌多愁善感,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燥郁之气。
八月疏肝理气穴位:肝俞,期门,太冲,日月,丘墟。九月:防秋燥√
养生宜忌:进入九月,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少雨期,暑气未减,燥气已至。宜多食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预防秋燥。
九月防治秋燥取穴:大椎、肺俞、大肠俞、肾俞、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为主。十月:提高免疫力√
养生宜忌:十月气温逐渐转凉,人体免疫力也开始下降。多吃芝麻、糯米、粳米、鸡肉、牛肉、鱼、大枣、山药等增强体质,适当补充益生菌提高免疫力。十月增强免疫艾灸取穴:百会、大椎、命门(或从上到下,灸整个督脉)、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十一月:潜藏阳气√
养生宜忌:十一月是冬天正式来临的时候,草木凋零,万物活动趋于休止,人体阳气也要逐渐收敛。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背部保暖,这样,才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十一月艾灸7大穴位,激活全身阳气:百会生“头阳”、中府生“肺阳”、神门生“心阳”、中脘生“胃阳”、足三里生“脾阳”、涌泉生“肾阳”、至阳生“背阳”!
十二月:适度进补√
养生宜忌:十二月已经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讲究“因人、因时、因地”,不可盲目大补。可以多吃羊肉、牛肉、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忌生冷。
十二月三九灸养身穴位:大椎——(诸阳之会,激发诸阳阳经之气,通阳活络)、脾俞——(健脾益气,补中和胃)、肾俞——(补益肾阴肾阳,益肾滋阴,增液润燥)、命门——(益肾壮阳)、中脘——(健运脾胃,益气养血,理气消滞)、神阙——(回阳益气,助阳气之升发,宣通血脉)、气海、关元——(益气温补元阳)、足三里——(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扶正培元)、三阴交——(健脾、补肝、益肾)、涌泉——(肾经之起点穴,益肾养阳)。
以上穴位艾灸时间:手持悬灸或艾灸盒灸,躯干每穴30-40分钟,四肢每穴15-20分钟,隔2-3天艾灸一次。元旦驱寒取暖喝3
民间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元旦所处的“二九”正好是“三九”的前哨站,所以防寒保暖可以在这个时候借食疗进行。
中医认为,对于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这个时候最怕冷。即使药膳驱寒也要对证,以上三类人群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
一、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
中医认为,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往往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身体防御能力一般不怎么好,容易感冒,感冒后康复的时间也比别人慢。材料:牛肉克,黄芪6克,盐6克,葱段2克,香菜30克做法:1、将牛肉洗净、切块、汆水;香菜择洗净切段;黄芪用温水洗净备用。2、净锅上火倒入水,调入盐,下入牛肉、黄芪煲至熟,撒入葱段、香菜即可。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二、阳虚怕冷
喝干姜肉桂羊肉汤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阳气不足时,不能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会出现怕冷的现象。一般阳虚的人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症状。材料:羊肉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比生姜多了温中回阳的作用。凡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者都比较适合用。肉桂是寒冷季节最为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不仅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凡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更有利于增强补阳祛寒的功效。三、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很多女性怕冷多是由于血虚。经、带、胎、产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血虚。女性血虚有寒者,一般都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症状。
材料:鸡胸肉克,阿胶30克,食盐适量。
做法:1、鸡胸肉洗净,切成丝。
2、煲内注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阿胶煮至阿胶溶化。
3、加入鸡丝,煮至鸡丝熟,加盐调味即可。
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试试鸡丝阿胶汤。阿胶为补血之佳品,尤为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滋阴,是公认的滋补佳品。
一年的工作辛劳,让很多人都身心俱疲,利用元旦假期在家休息之余,不妨给自己和家人煲个养生汤,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吧~希望,一切都好好的!亲人好好的,朋友好好的,爱人好好的,身体好好的,心情好好的,日子好好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