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幼成长,
为爱护航
科技幼儿园教职工急救知识培训
科学防护指南
幼儿教师担负着保育与教育的双重任务,教育和保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规划和完善我园卫生保健的各项工作,提高我园全体教职工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年12月9日晚上,我园保健医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现场应急救护—“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
No.1
海姆立克急救法
防护贴士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力克(HenryJ·Heimlich)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施救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01
当患者为婴儿时
02
当患者为一岁以上的儿童或成人时
03
当自己被异物堵塞气道,且四周无人时
风险预防
1、进餐时确保注意力集中,禁止进餐时说话和大笑;
2、进餐时,不要着急,细嚼慢咽;
3、尤其是对于儿童,要看管并叮嘱他们不要随便将细小物品放入口中。
特别提示
1、不管异物是否取出,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不要给患者喂食任何东西,尤其是希望用水将异物顺下去的做法是错误的;
3、行海姆立克法,需征求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同意。
解说及练习
No.2
心肺复苏术
防护贴士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症状识别
1、评估现场
确认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判断意识
拍打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例如,先生先生您怎么了),观察患者有无应答。
3、判断生命体征
听呼吸看胸廓,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和胸廓起伏;在喉结旁两横指或颈部正中旁三横指处,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触摸颈动脉,观察有无搏动。以上操作要在10秒内完成。如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且无呼吸无脉搏。
急救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大声呼喊旁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并设法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若旁边无人时,需先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术,与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电话可开免提,以避免影响心。
01
胸外按压
(1)放置患者于平整硬地面。将患者放置于平整硬地面上,呈仰卧位,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进行胸外按压时,有足够按压深度。
(2)跪立在患者一侧,两膝分开。
(3)开始胸外按压,找准正确按压点,保证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找准正确按压点。找准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部位(胸骨中下段),右手(或左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中点,双手交叉重叠,右手(或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左手叠放在右手上,保证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利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速度至少保证-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按压过程中,掌根部不可离开胸壁,以免引起按压位置波动,而发生肋骨骨折。
02
开放气道
按压胸部后,开放气道及清理口鼻分泌物。仰头抬/举颏法开放气道,用一只手放置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迫,另一只手放在颏部(下巴),并向上提起,头部后仰,使双侧鼻孔朝正上方即可。
注:以上步骤按照30:2的比例,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赶到。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一次患者呼吸、脉搏是否恢复,直到医护人员到场。当进行一定时间感到疲累时,及时换人持续进行,确保按压深度及力度。
03
人工呼吸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在患者口部放置呼吸膜进行隔离,若无呼吸膜,可以用纱布、手帕、一次性口罩等透气性强的物品代替,但不能用卫生纸巾这类遇水即碎物品代替。用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需注意观察胸廓起伏,保证有效吹气,并松开紧捏患者鼻翼的手指;每次吹气,应持续1-2秒,不宜时间过长,也不可吹气量过大。
现场示范
04
AED使用
当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后,打开AED电源,按照AED语音提示,进行操作;根据电极片上的标识,将一个贴在右胸上部,另一个贴在左侧乳头外缘(可根据AED上的图片指示贴);离开患者并按下心电分析键,如提示室颤,按下电击按钮;如果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心率,立即进行5个循环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护人员赶到。
风险预防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2、冬天外出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3、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减少冠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
特别提示
1、进行心肺复苏前,-定要保持冷静,判断清楚患者情况后,再行心肺复苏,不要盲目操作;
2、人工呼吸时,注意避免漏气。
清理口腔分泌物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看患者口腔是否有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有活动假牙,需摘除。进行30次按压肺复苏术的操作。培训过程中,保健医生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带领老师们分析了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详细讲解当异物卡在孩子的气管时,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要点和操作方法;接着教老师们怎样判断心跳骤停,怎样迅速实施心肺复苏,着重讲解了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要点和操作方法;还特别强调为了防止这类悲剧发生的预防措施。老师们听得特别认真,及时记录重点。最后,教师们分组对人体模型进行操作演练,对于手的摆放位置、用劲力度、按压次数等细节反复练习,确保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法”。
练习环节
理论知识培训后,每位教师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操作,熟悉海氏急救法和心肺复苏的整个流程。
1
2
3
4
5
6
No.3
专家培训
年12月22日我园特邀中海信社康杨丽琼主任进行“常用的急救知识培训”卫生保健知识讲座,此次培训主要内容是围绕触电急救,骨折急救,烫伤急救,中暑急救,溺水急救等急救知识。
通过多次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不但让老师们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急救知识和急救基本技能,还提高教师们处理突发事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既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急救知识对幼儿进行救助,又能进行互救和自救。多一份急救技能,孩子就多一份生命保障,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