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丙申二月初七,天地有情上篇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清静经》:“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是化生万物的主宰,有时也称为“天”或“神”。说这个主宰啊看似无情,其实是有大爱,默默的维持天地的运转,长养万物而不居功。

因此,天地无情,是不矫情;天地有情,是其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

闲话少说,直奔主题,今天带大家领略天地如何有情。

春夏秋冬,弹指一瞬,过了今晚,大家都长一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要应春季的生发之性。

先猜猜这个什么植物?原创照片哦。

人在冬天里,通常饮食油腻,能量用不完,积聚太多生内热。人体会主动燃烧掉,从皮肤散发出去。不小心受寒了,皮肤关闭,这股热量散发不出去了,人就会上火、发烧、咳嗽,得一些温热病。最近很多人都这样,对不对。我们该怎么办?

看看老天给准备了什么?

哎~薄荷发芽了,金银花发芽了,正好,拿来煮一把,吃了也许就好了。什么道理?惊蛰刚过,其他植物都没有发芽的时候,薄荷、金银花率先发芽。说明这两种植物的生机非常旺盛。他们不怕冷,秋天其他植物都凋零了,薄荷还在生长。立冬之后才枯萎。能抗冻的植物往往本性是偏凉的,薄荷、金银花都是如此。

因此,本身偏凉,又有很好的生发宣散的能力,正好可以把春天这股郁结的火气给宣散开。

原来流行什么疾病大自然必给成长什么药,大恩大德啊。万一没有按照季节得病,反而有个虚寒病怎么办?也不怕,还有蒜黄、韭菜等辛温生发的菜,适合吃哪一样,就要有一定养生常识了。

圣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又不可能给老百姓都讲清楚,于是编个习俗,说大家立春时一定要吃春卷,春饼。吃了之后会五谷丰登,人会更加勤劳。其实就是让大家多吃蔬菜,豆芽、芹菜、韭菜、蒜黄啥的。有凉润生发的,有辛温生发的,正好化一化过年攒下的油腻,以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

不懂也没关系,使百姓日用而不知,是圣人的智慧。怕只怕有的人既不懂原理,又看不起传统习俗,往往就得病了。人有两个季节容易上火,一个是春天,一个是秋天。春天的上火可以吃豆芽,凉润而生发;秋天的上火可以吃水果,凉润而沉降。

薄荷、金银花属于药材,有偏性,可以治病纠偏。但大家普通吃的粮食蔬菜就更中和一些,没有这么旺盛的生机。一般什么时候才发芽?

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是也。再过了春分和清明,一个多月后,天气已经很暖和了。这些粮食豆类才生长,他们更中和一些。

涉及到粮食水果的性味,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分为五个等级:热、温、平、凉、寒,所以不要混淆,传统文化是很严谨的。凉为冷之始,寒为冷之极。

转眼间来到夏天,天气很热,雨水也比较充足,植物生长茂盛。夏至是夏天的中间,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之后是小暑、大暑,最难过暑期,什么是暑?暑和热不一样,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暑有湿的意思。谚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通俗来讲是夏天这股炎热宣散之气,把人津液蒸腾成为湿热之气,弥漫全身。当湿热之气冲到头部时候,人会神志不清,是为中暑。夏天中午人容易犯困,其实跟中暑的原理一样,只是程度轻一些。

面对夏天的炎热宣散,人应该怎么办?我想,老天爷是有所准备的。果然,有清凉三宝。大部分粮食水果都是春生、夏长、秋收,合乎自然规律。有几个例外的,我们要说道说道。

第一个出场的是小麦!

我这儿种的是冬小麦,深秋种植,历经一个冬天,第二年夏天芒种节气收获,芒种是夏至之前一个节气,天气虽热,还没到最热的时候。

我认为小麦是北方英雄,没有其他粮食经得起冬天的寒冷,说明小麦蕴含的能量很充足。作为北方主粮,不可替代。

一棵植物来讲,根茎一般偏于疏通和生发,输送营养。种子偏于收藏的,要传宗接代为来年发芽积蓄能量。而种皮是种子的外衣,那一定是收藏能力很好的一部分(白话说起来啰嗦,用古人五行归纳法来讲,皮属金,有收藏敛降之能)。

小麦就是这个意思,能在炎热发散的夏天收获,一定要有比较好的收藏能力以反制天地发散之机。我们知道浮小麦就是小麦放到水里漂浮起来的,不够饱满。那主要就是皮了。浮小麦可以治疗阴虚自汗啊,就是这种甘润收藏之力。

这个时候天气还没有最热,小麦收获后碾去粗皮,是为麦仁,甘润微凉,正适合当时热而未暑的天气。

又过了半个月,天气越来越热,到夏至了,绿豆收获。

绿豆,谷雨前后种植,就是从今天起大概一个来月后。从种植到收获,仅仅七八十天就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它,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绿豆的流通性很好。

还是刚才的意思,夏至比芒种更热了,绿豆反而能够收藏结成种子。绿豆皮有更好的凉润收藏能力以反制天地发散之机。绿豆熬汤可以解暑、利尿。是何道理?

炎热的暑气将人体津液蒸腾成湿热之气,弥漫全身,绿豆汤的凉润下行之力正如一阵冷空气。湿热之气遇冷凝结为水,从小便排出。自然暑解,尿利。这正是上篇文章提到的从云化雨之功,天人合一原是如此妥帖。

如不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但凡有水湿都可以用绿豆?水湿没有成为湿热之气蒸腾而上的时候,绿豆是没有效果的。

因此药物书籍,或者当今泛滥的养生文章单单提出绿豆解暑利尿去湿而不讲明实在的道理,怕是很容易误导大众吧!

同理,绿豆汤可以解酒,想必您能够理解了。白酒正是辛热发散之物,蒸腾津液为湿热之气上行而使头晕脑胀,恰如夏日中暑一般。

照片是我小外甥女。

收获了绿豆,要到小暑节气了,上蒸下煮,老天不放心大家,最后放个大招。西瓜熟了。

西瓜是水果啊,比绿豆更凉,更迅利,效果是很明显的,吃完西瓜一会儿就小便出来了。能吃饱,但不扛饿,一会儿就饿了,养人的作用更小。

现在我们把夏天这三种植物比较一下。小麦、绿豆、西瓜,按时间先后排列,天气越来越热,凉性越来越大,小麦性平微凉,绿豆性凉,西瓜比绿豆更凉一些。反过来说,养人的作用越来越弱,小麦很养人,可以作为主食;绿豆皮性凉,但仁还是有不错的养人作用,偶尔吃,不要顿顿吃;西瓜是水果,可以吃一点,不要一次吃太多。

最后我有必要说一下雪糕了。绿豆、西瓜虽凉,但不是大寒之物,大自然的杰作不失中庸之道,跟当时的天气状况是刚好合适的,差一分则不足,多一分则太过。

雪糕是寒性太过,过犹不及,有时候多一分还不如少一分。

人为造作,不懂天地之大机大用。无知者就无畏惧,眼界小必急功近利,总想一把冰就浇灭火。一不小心连火种都灭了。

大伤脾胃阳气。

今天我们就说两个季节,下面说一下今天做这次分享的三个目的。

第一,希望大家感受一下天地之情,大恩大德。每到合适的季节必给大家准备好应当食用的食物,丝毫不错。

那什么是人类智慧呢?明白了天地之道,提前做好准备。秋冬种小麦,春天种绿豆和西瓜,你到了夏天才有这些应季粮食水果可以吃。不懂这个是愚笨,懂的了而不提前准备是懒惰。两者都不可取。

第二,希望大家按时吃东西,吃应季的东西,一点儿不会错。古人说:“不时不食”,不合乎节气的东西不要吃。很多人自作聪明,还不到夏天,西瓜上市了,吃了人会出毛病的。

第三,从教育角度来说,希望大家带孩子多在大自然里成长。人类的知识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识。自然科学源于自然,为人处世也是源于自然。

比如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谁最先做到这一点?大自然养育人类上万年,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天地大恩大德?反过来天地有没有怨恨人类?有没有赌气不养活大家了,没有吧。人不知而不愠,天地才是真君子。

所以说古圣先贤的学问都不是凭空想象的,《易经》讲“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让自己内心安静下来,认识自己,认识自然。

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书本只是桥梁,真正鲜活的智慧在天地中,不要陷在书本里出不来。最后说一点我的反思:我觉得今天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都是教化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两个阶段的人最为关键,一个是小孩儿,他们是社会的未来,所以我们欢迎带孩子的爸爸妈妈前来做客。

另一个关键人群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十多年学的知识大多是怎样改造大自然的,可惜未必真懂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即将面临择业就业,是国家未来二十年的生力军。所以我们也欢迎这些弟弟妹妹们加入这个大家庭。

我小林,学识尚浅,当不了老师,努力做好这个学习委员。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公益分享。哪天有高明的老师来了,我和大家一起听课。

生活在今天也有很多幸运之处。古人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天我们衣食无忧。信息时代,要聚天下朋友一起学习,建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zl/6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