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我入夏以来,就独得太阳恩宠,最近感觉头疼,恶心,出虚汗,还浑身没劲儿,同事说我这是中暑了,我觉得不能啊,你们帮我分析分析,为什么我出身寒门,夏天还是会中暑?
大暑至
夏正浓
翻看日历,原来,年7月23日,大暑至。
大暑大暑已至,此时正处于第二候——土润溽暑之际。土壤中湿气潮润,随意的阵雨更是让人湿热难耐,大暑的郁蒸特性简直发挥得淋漓尽致。
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
大暑期间注意事项
天气闷热潮湿
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但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不畅,就造成湿气积聚。
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外界的湿浊之气就会乘虚而入。要是脾虚经络里。这时,身体里的热就会不断炙烤这些湿浊之气,就像大热天用被子捂着东西一样,即中医所说的“化热”,久而久之,若疏于调理,就会形成湿热。
节令中药夏季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容易伤人气阴,保健中药宜选用清淡解暑、益气生津的药物。常用的养生中药有西洋参、太子参、北沙参、党参、扁豆、莲子、薏苡仁、茯苓、砂仁、金银花等。
西洋参
大暑饮食宜忌
酷暑焦灼后,畅饮一杯冰凉的饮料很是痛快,但是冰爽带来的寒气却往往被我们忽略。暑天身体容易「浮阳越外」,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都跑到体表了。这个时候内脏会处在一个湿寒的格局,如果再狂吃冷饮则会加重身体内的湿寒。
寒气郁结到极点则生热,就像冬天手握寒冰后手心发热是一样,「因饮食贪凉导致湿寒转成湿热体质」,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适合大暑期间的祛湿茶
大暑节气温度较高,此时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偏高,而且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这对于本身湿气就重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大威胁。因此值此时节,养生宜去湿健脾。
可怎么样才能跟体内湿气说拜拜呢?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款祛湿茶
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克、陈皮2克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二花蜜茶
材料: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
做法: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
1、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烘干水分。
2、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3、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
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五花祛湿茶
材料: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苡米5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辛凉饮
材料:薏米30g、藿香3g、佩兰3g、白豆蔻仁3g
做法:因为薏米很难用冲泡的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热水煎煮薏米半小时,然后用薏米汤来冲泡另外三种茶材即可。
功效:这四种植物向来被认为是祛湿的上品,暑湿季节服用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同时,薏米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避免湿气再次侵犯。
最后提醒大家:出汗后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可能引发晕厥
大暑温度高,在防暑方面人们大多会很注意,出门会遮阳、涂抹防晒霜等。
但大暑炎热,出汗量大,有的人出汗后立即用大量冷水冲凉,感觉很舒服,其实这样很容易大伤阳气,引起感冒、头痛等不适,有的甚至脑血管痉挛而突发晕厥等。
大暑遇中伏,祛湿才是关键,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些祛湿方,发给更多的朋友知道吧~
关爱身体健康,就在惠丰堂药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