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为什么一定要喝三豆汤冬病夏治的

就要入伏了。

三伏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

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

一年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

年入伏时间:年7月12日

年从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

中伏从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中伏20天,

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1日出伏

年三伏时间表:

一伏(初伏)7月12(庚子日)7月21

二伏(中伏)7月22(庚戌日)8月10

三伏(末伏)8月11(庚午日)8月20

入伏为什么一定要喝“三豆汤”?

将绿豆、黑豆、赤豆等量混合在一起,一份“三豆”加三份水,小火煮烂,每日食用1―2次,每次1碗。黑豆有补肾益精清热之功。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赤豆有清热利尿消肿疗效。三豆使用,实为解暑、清热、祛湿、防病的消暑佳品。

祛火、解乏、消痱子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汤刚好可以调整一下。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体质一般的人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三豆汤能治多种小儿病

1.小儿高热惊风,症由高热伤津,肝失儒养,热极生风所致者,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钩藤、僵蚕、虫蜕、竹茹。

2.酒糟鼻初起,多因肺胃鬱热所致,可用织实银翘散治之。

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虚烦,自汗,低热,血压波动,脉弦或沉弦,证属肝肾阴虚,津液不足者,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山萸肉、果杞、五味子、乌梅、桔络、竹茹、冰糖。如属胆热痰滞,烦躁,失眠者,可用栀豉温胆汤加黑豆、绿豆、桔络、菖蒲、远志。如属肝阴虚较重者,用三豆汤与生脉散合方服用(黑豆、绿豆、红饭豆、太子参、麦冬、淮枣皮、乌梅、冰糖)。

4.小儿遗尿,属肝旺脾虚者,用黑豆、绿豆、扁豆、淮山药、莲子、乌梅、冰糖。

5.小儿腹泻后,脾弱肝旺,饮食不为肌肤,形体消瘦,性怪喜哭,证属肝脾失调,治宜调和肝脾,用黑豆、绿豆、扁豆、桑叶、乌梅、冰糖、竹茹、灯心治之。

6.多发性疖疮,属风火湿热者,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黑豆、绿豆、红饭豆、桑叶、荆芥、银花、连翘、僵蚕、牛蒡子、蝉蜕、甘草。

7.预防流感,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桑叶、乌梅、银花、连翘、冰糖。

8.预防麻疹,可用黑豆、绿豆、红饭豆、紫草、银花、甘草。

9.食物过敏,周身发痒,奇痒难耐者,用织实银翘散治之。

10.药物过敏,或药物中毒,用黑豆、绿豆、红饭豆、防风、甘草治之。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甚广。总之,大凡急性、热性,津液亏损等疾患。均可在三豆汤的基础上加减使用。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把痱子的问题刚好解决掉。而且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暑湿热毒带来的岂止是痱子,像各种疥疮、痘痘、湿疹、还有最主要的,一到暑天就特别特别累,经常煮一些三豆汤喝,这些状况可以很快缓解。

三豆汤的做法

材料: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

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亲,可以加红糖(红糖属温性)代替冰糖。

三豆汤一周可以喝两次,三伏期间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处暑。

三伏天马上就要来了,这么好的解暑祛病方法赶紧存下来,也记得给朋友们看看哦!

三伏天应当注意的事项

1.不可贪凉

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不能贪凉,比如,吃太多冰饮、雪糕,容易生病。过于贪凉,可导致头痛、怕冷、心烦,肌肤发热、食欲不振。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可以服藿香正气水,服完后略微出汗,即可退热。

2.吃羊肉驱寒气

把羊肉这种常见的冬令补品放在三伏天来吃,其实是很有“讲究”的。现在人们容易贪凉,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空调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这个时候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

3.吃鸡肉补体力

夏天,体力消耗增大,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适当吃些鸡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鸡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非常适宜人体消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帮助恢复体力!

4.吃苦瓜能解暑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益肾利尿的作用。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5.躲开阳光未必就躲开中暑

往往我们认为,只有在烈日下劳作才容易中暑。专家提醒,其实在高温且通风效果不好的环境下,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袭,而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湿感冒。不要以为只要避开阳光,就可幸免于“暑”。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只要是在高温、通风不良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呆久了,同样容易“中招”。因此,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保持通风尤为重要。

6.要“去火”不要“上火”

夏季暑湿对脾非常不利,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有绿豆、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食物;同时,牛奶营养全,可以温脾、补水、滋阴,也是夏季良品。

7.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采用敷贴、针灸、贴膏药、中药熏蒸等综合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但也不可盲目操作,具体要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仅供大家参考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赞赏

长按







































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能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skangd.com/zszl/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