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时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并且环境潮湿闷热,用12个字概括来说的话,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这样“得天独厚”的天气特点,也让三伏天成为了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的时段!
7个禁忌千万别犯: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分钟-30分钟。
2.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搭个披肩。
3.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尽量不吃冷饮,越热越要喝温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4.忌整天不出汗
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时就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体温。
建议:傍晚出门走一走,微微出汗对身体好。
5.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是熬夜,也最好在24点前。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分钟-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6.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
①果蔬不能少:多吃点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
②来点汤开胃:菜汤、肉汤、鱼汤、蛋汤等,餐前少量饮用还能增加食欲。
③蛋白质一定有: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④谷物不可少: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7.忌直接冲冷水澡
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以36℃-39℃为好。
三伏天远离防暑“雷区”
1.清洗空调不能只清洗滤网
家用空调夏天使用前进行清洗十分重要,因为空调内部是藏污纳垢的根源。除了灰尘,空调里还藏有螨虫、花粉、细菌、真菌,甚至可能滋生会致人重病的军团菌。因此,清洗时不能只清洗滤网,而且空调自带清洁功能并不能保证完全干净安全。使用空调时也要注意,启动空调后不要马上关闭门窗,待空气流通一段时间后再关闭门窗享受清凉。
2.切开的西瓜最好不要隔夜吃
近日,有实验证明:吃剩的隔夜冰西瓜一口可以吃下个细菌。如果细菌数量过多,接触到致病菌,可能会生病、拉肚子。
正确的吃瓜方法是:
①西瓜最好一次性吃完;
②切西瓜要使用干净的水果砧板;
③如果吃不完,要在切开第一时间用保鲜膜包裹进行冷藏;
④再次食用时最好将表面切掉1cm。
3.绿豆汤不是每个人都能喝
在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喝绿豆汤来解暑。绿豆“味甘性寒”,长期有手脚冰凉、唇色发淡、腹泻等症状者,最好少喝绿豆汤,以免诱发其他疾病。大病初愈的人和体质虚弱的人也要少喝,容易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4.冰箱不是保险箱
炎炎夏日,人们总习惯把食物拿去“冰镇”一下。但冰箱不是保险箱,如果使用不当、清理不到位,不仅不能让食物保鲜,还会加速其腐烂变质。冰箱使用时,一定要做好分区分类,做到生熟分开、冷热分开,能不放冰箱的尽量不放,冰箱内的食物要尽快吃完。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