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冬病夏治黄金期,以ldquo姜

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两个节气

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在大汗后马上入空调房,最好先把汗擦干,换上干的衣服。

忌处空调出风口下,可以盖条毯子,不要让冷气直吹。

空调室温不宜过低,尤其是睡觉时,一般不低于26度,且最好再盖条薄被。

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夏季每天都要适量出汗。

暑,有两个属性——热与湿。

从小暑开始,即将进入为期40天的三伏,也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

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阳气浮于体表。中医说“外热一分,内寒一分”,体内阳气空虚,脾胃比较虚寒,需要温热性质的食物。

也是一年中吃姜的最好时节。尤其是夏日长期处于空调房中,或是喜欢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很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的人。

小暑的食养重点在温阳散寒、健脾祛湿。生姜入脾胃,性温味辛,有向外、向上发散的力量。除了暖胃醒脾外,还能把体内积攒的陈年寒湿逼出去。

夏季脾胃虚寒、胃口不佳,适当食用生姜可以促进食欲、防暑降温,对于风寒感冒、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都有不错的效果。

对于阳虚、虚寒、寒湿重的人来说,尤其是冬天容易加重的病症,则是遵循“虚则补之、寒则热之”的原则。

顺时食养:分享几款食养方

1.姜糖苏叶饮可以改善风寒感冒

虽说夏日炎热容易中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贪凉伤于寒。如果处在风寒感冒初期,那么需要一杯暖暖的姜糖苏叶饮。

姜糖苏叶饮

生姜3g、苏叶3g、红糖15g

1、生姜、苏叶同置茶杯内

2、加沸水浸泡5~10分钟

3、放红糖拌匀即可温服

姜糖苏叶饮出自《本草汇言》,有发汗解表、祛寒健胃的功效。

生姜在这里除了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外,还能发挥温补脾胃之阳的作用。

紫苏与之搭配,增强发散表寒、疏通气血的作用,发汗的效果特别好。

?

以红糖调之,既有补血化瘀的作用,还可以温暖脾胃。

自然农法红糖,标准高于有机

?

姜糖苏叶饮可以帮助发散寒湿,改善风寒感冒、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不适。

2.醋泡姜(怕上火的可以吃些)

这是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的养生法宝,每天早晨吃三片醋泡姜,升阳除秽,赶走寒湿瘀。

醋泡姜的好处有很多,可以调理寒、湿、瘀等邪气,升阳除秽、暖脾消积、散寒邪、敛气止痛,还能改善夏日湿气缠身,水肿、没精神、口臭、长斑长痘、感冒、痛经、腹痛、怕冷等问题。

醋泡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容易上火。醋是酸味的,有收敛之性,可以将姜的宣发之性收敛进去,变得性温和,保留姜的温煦力,同时少了燥烈之性。

?

3.生姜陈皮茶(湿气重的喝点)

生姜与陈皮,同样是一对巧妙的搭配,助阳温中的同时,还能行气燥湿,补而不滞,是夏日养胃祛湿的秘方。

生姜陈皮茶

生姜20g、陈皮20g、红糖适量

1、生姜洗净切片,加水煮开后,小火煮20分钟

2、加入陈皮煮3分钟

3、加入适量红糖,煮至沸腾即可

4、亦可加入沸水焖泡

暑湿容易阻滞人体的气机,容易出现胸痞、身重、苔腻等湿邪中阻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腹痛。

生姜可以助阳暖脾、温中散寒,夏天吃得过冷、胃疼时,都可以用姜调理。

再加入一味可以行气燥湿的陈皮,尤其对于痰湿体质,或是处在潮湿之地,陈皮可以温燥之力祛痰除湿。

陈皮又因芳香入脾,还可以行气除胀,帮助消化,缓解积食、口臭的问题,同时能更好地唤醒脾胃。

?

4.姜枣甘草汤(温补气血)

一杯姜枣茶,是夏日养生的标配。而今天要推荐的,是在姜枣茶中加入一味甘草,无论是补气血、健脾胃的效果都会更好。

姜枣甘草汤

生姜15g、大枣10g、炒甘草6g

1、姜切片,红枣剖开,和甘草放入锅中

2、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

3、转小火煮10分钟

4、放温即可饮用

“生姜、红枣、甘草”的搭配,在《伤寒论》或是《金匮要略》中的使用频率都极高。

生姜温中散寒,大枣滋补脾胃;是调和阴阳、调补气血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搭档。加一味甘草,能增强补中益气的效果。

现代研究证实,姜枣草合用,能更好地修复消化道黏膜、镇痛安神、调节免疫。

姜枣甘草茶,可以温阳补气血、调理脾胃虚寒的病症,像是吃点冷的容易腹泻、肠胃冷痛、手脚冰凉、疲劳乏力、面色晦暗、水肿易胖等。

?

需要注意的是,早晨吃姜的效果最好,此时可以帮助阳气的生发,也不容易上火。

今年壬寅年肝木过旺,还可以在姜枣茶里加点重瓣玫瑰,疏肝理气。

?

以上来源于网络中医,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10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