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那些事二暑湿的危害

养生,一定要顺应天时,三伏天的“伏”字是什么意思,就是隐伏之意,就是说在太阳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隐伏就会被夏天的邪气所伤。一年四季夏天的天是最低的,秋高气爽,秋天的天空是高的,夏天的邪气是什么,暑气。所以说中暑就是被暑邪所中。

暑热~~

从五行来说夏天属火,火通于心,夏天养生应注意养心,除了让自己心情愉悦,不要怒气升天,还要注意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暑热是通过刺激皮肤黏膜、感受器官和神经系统而造成体内内分泌、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改变。

人体为了适应环境,容易出汗,呼吸加快,出汗是散热最好的途径,导致体内的水分减少,血液浓度升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引起注意。

津液外泄的同时,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中医认为津液是气的载体,出汗的同时气也被带走了一部分,所以会耗气,会觉得疲劳乏力、懒言、没精神等。

中暑~~

中医讲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汗也不宜出的过多,如果过多也不好,简单点说汗就跟我们的钱包一样,钱可以花,但花多了就不好了,就受不了了。

如果通风不好,空气中温度过高,热量在体内越积越多,出现头晕、厌食、口渴多汗、心跳气怯、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这就是大家所说的中暑。中暑现在医学称为日射病,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汗多脱水,造成血液浓缩、血管扩张、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突然昏倒,不醒人事有生命危险。

心脏病患者或者是免疫力的人是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这是身体适应外界的能力下降了,你看夏天有些小孩大中午的还在太阳下玩耍,他都不觉得热,就是他身体能抵抗得了这个暑热的天气,像这些心脏病患者可以服生脉饮。如果有糖尿病可以用冬瓜、黄瓜打汁喝,对预防中暑和糖尿病都很好。

阴属~~

现在由于空调的普及,中暑已经很少见了,除了上面说的是在烈日下作业或奔波导致的中暑称为阳暑,还有一种中暑叫阴暑,就是一直在空调或和阴凉的房间,处于低温状态,非时之寒,易导致暑湿内困,影响脾胃功能,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形寒怕冷、胃消化不好,这叫阴暑。这也是夏天很多见的。用点藿香正气水就可以。

暑湿致百病~~

夏季天地之气相交,既有酷暑难当的一面,又有湿气上蒸的一面,由于气温的交叉变化,放晴是暴热,下雨时阴凉,因此暑湿更容易侵袭人体。

特别是梅雨时期,太阳辐射不断的使水分由水面、潮湿的土壤和植物覆盖面蒸发于大气中,气温越高,空气中水蒸气越多,(温度超过30℃,相对湿度超过70%),故暑湿越重,空气越潮湿,湿与暑热内袭人体,汗腺关闭发不出汗,低热绵绵,特别是易发于老年体弱或体质较弱的中年人。

湿的分类~~

湿是中医的一个致病因素,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湿有很多种,关健是看和谁结合,如和暑结合就是暑湿,暑湿致百病,有内外之分,如外湿有脚气、湿疹等皮肤病;内湿有呕吐、腹泻、痞满消化道疾病等等。

刚才的外湿已经知道是怎么生成的了,先说一下什么是湿,湿就是水,水散则为湿,湿聚则为水,湿与热则为湿热,湿热炼灼而为痰,简单点说水、湿、痰是一个东西,因存在的形式不一样而名字不同。

湿的产生~~

湿的产生和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特别是脾,脾的功能是运化,升清,统摄血液。运化就是运化水液,也就是说水湿的生成和脾关系最大,脾的功能减弱以后就会导致水液的代谢异常,而出现湿,湿聚就会产生热,这就是湿热产生的病理。

人体有湿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或者疑难杂病,有湿的症状如精神萎靡不振,懒散无力,食欲减少,口中黏腻不爽,口臭甚至口甜,舌苔白腻或者黄腻,腹中痞满。表现在大便上是,拉不净,擦不净,冲不净,总蘸便池。

如果脾胃虚弱出现这些症状时,人往往吃的不多还肥胖,一般先胖腹部,这就是肥胖的原因,你看看周边有些人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就会体重疯狂的增长,这就是水湿代谢弱引起的。

湿的治疗~~

在湿的治疗上,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说“祛湿当以温药和之”刚才咱讲到了湿就是水,那么想像一下,水遇冷则凝固结冰,遇热则动,甚至沸腾,再简单点说,大家都知道猪油吧,就是大油,在冬天时是凝固的,夏天则成液态的。

我们人体也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不让你吃冰激凌的原因,为什么少吃凉的原因,你看看欧洲人的生活习惯,胖子很多,就因为他们食凉的东西太多。湿还会引起很多疾病,我们会一一展开分解,请关照后期文章。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7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