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天中暑 >> 预防中暑 >> 刘吉领

刘吉领

导读

循天时之变,一年四季,自然规律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从中医学传统的理论来看,季节不同,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也明显不同。四季养生强调人必须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饮食与起居,来适应四时的变化,达到保养精神和元气、避免病邪侵害、健康长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具体说就是“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五脏各有对应的季节,肝对应春天,心对应夏天,肺对应秋天,肾对应冬天。所以,根据季节的不同,每一个脏器的养生调理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四时四季养生

人来源于自然。人类的活动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顺天应时,天人合一。如此则气血运行畅达,健康长寿自然而来。人和树木是一样的。

秋天的时候,分布在树枝上的营养开始向根部收了。秋末,枝叶相对处于营养不足的状态,树叶就会逐渐变黄、掉落。

冬天,树枝上的营养藏于树根,树木完全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

到了春天,营养又从根部开始向树枝走。但因里边的营养向外发,外边还没有准备好条件,就会长出一个芽。

夏天,所有的营养都到外面来了,所以枝繁叶茂。而秋分一起,营养成分又开始从外面向里面收了,树叶又开始变黄脱落。

总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自然规律。我们人除了整个生命周期有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四个阶段与自然界的四季相似外,在一年里受四季影响也十分明显。

一年四季养生之

春生,早睡早起精神好,春应肝而养生。《黄帝内经》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既然肝脏对应的是春天,春天养生自然应该以养肝为主。

春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是阳气初生且逐渐转旺的时节。在五行上春季属于“木”,此季多风。春季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人体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增加,各器官负担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镇定催眠的作用,从而使人倦懒嗜睡,这就是民间说的“春困”。

但是睡觉不利于阳气升发,因此,应当控制睡眠时间,早睡早起,到户外活动锻炼,使春困消除。春季里要保持心情愉快、舒畅,胸怀开朗,要喜爱大自然,使自己的情志与春季万物生发之气相和谐,这样人体的肝气就会调和畅达,使周身气血和畅、五脏和平。

春天,人体的气血从里向外走,内里气血相对不足。所以春天人容易困倦,常常睡到半夜就醒。这是因为肝阴不足。把人的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是肝,所以中医认为春气与肝气相通。

春天养生需要注意的是早睡早起。早睡有助于阳气闭藏,经常到外面去走一走,接触一下大自然那种万物生发的感觉,与自然界构成一种和谐状态。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中医说,五脏里肝有抒发的作用,它可以让你的气血往外走。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所以春天一定不要郁闷,一郁闷肝气就要受到影响。

春天由于气血向外走,肝血不足,应注意养肝,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病食物,如笋。笋性寒、滑利耗气。人有痼疾,其气多虚,食笋后更虚,易引发咳嗽、哮喘、咯血等病复发。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滋肾养肝;银耳,润肺生津、养阴柔肝;燕麦,益肝和脾,能补虚损、止虚汗、降血脂。还可喝一些菊花桑椹茶,此茶有疏风清热、平肝柔肝、养血益肾润肺作用。

一年四季养生之

夏长,晚睡早起多运动,夏应心而养长。《黄帝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既然心对应的是夏天,夏天养生自然应该以养心为主。夏季万物繁茂秀美,阳气旺盛,是生育万物、长养万物的季节。在五行上夏季属“火”,因此,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人体消耗增大。

人们往往精神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年老体弱者更觉得无精打采,懒散贪睡。所以夏季要注意夜晚入睡,早早起床,避开午间的炎热,还可选择用午睡来爱惜自己,使身体得到缓冲。在情志上要保持精神愉快,澄和心神,切忌发怒,以使人体气机通畅。可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同时也要避免烈日下暴晒,以防大汗淋漓而中暑。

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阳气不足,容易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等症状。这是因为夏气和心气相通。夏天人容易烦躁发脾气,本来气血都到外面了,再一发脾气血压就上来了。所以一定要记住夏天忌怒。

中医讲夏天应注意“晚卧早起,无厌于日”,这里的“晚”也不是无限度。以什么为限度呢?就是要跟着太阳走。夏天应该让身体经常出汗才有助于阳气向外生发。现在,很多人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在单位开、家里开、汽车里还开,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利于气血向外走,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

夏季宜养心气。这时由于气温高,身体出汗多,心脏病患者本来就心气虚,出汗多则心气更虚。这时喝一点“参脉饮”有助于心气的滋养。“参脉饮”里面就三样药:党参、麦冬、五味子。党参是补气的,麦冬是清肺热的,五味子是收敛心气的,让你的汗别出那么多。夏天喝一点“参麦饮”可以改善胸闷、气短、汗多的症状。老弱者锻炼强度不可过大,且时间应选择在早晨,以微出汗为度。

从夏应养心的角度说,最好运用气功调整呼吸,使心神安定,以利消除烦躁感。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杂粮,少食油腻和甜食,忌食动物心脏。

因为出汗多,盐分损失也较多,要注意补充盐分。中医认为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年老体弱者应多吃消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慎食生冷。

因为夏季外热则内寒,外实则内虚,过食生冷就容易闹肚子。当然,老弱者在盛夏饮食也不能过于清淡。出汗多除了水和盐的流失外,还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锌也会随汗排出。

所以,老弱者夏季应适当吃些紫菜汤,不仅能消暑热、补身体,对动脉硬化、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莲子粥,有滋阴养神、清热解暑之功效,还能治疗躁热失眠;用茯苓、糯米制成的阳春白雪糕是肠胃虚弱之人最好的补品;绿豆粥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

一年四季养生之

秋收,早睡早起敛神气,秋应肺而养收。《黄帝内经》说:“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既然肺对应的是秋天,秋天养生自然应该以养肺为主。秋季,西风飒飒,燥气当令,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是阳气渐退,阴气渐长,万物收获的季节。

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早睡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之太过。长时间睡眠后期,脑血管中血流速度越来越慢,容易形成血栓,适当早起可以预防脑血栓之类的疾病。心情要保持安宁,收敛神气,而不是神思外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季的气候特点,才能保持肺气的清肃,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秋天,树叶一落的时候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面收。肺气有宣发和速降的作用,它可以使气血顺利地从外面向里面走,所以肺气与秋气相通。秋天要早卧早起。这是因为白天人的阳气在外,晚上阳气归于内,早卧早起符合气血逐渐向里贮藏的状态。秋天要注意保护肺,不宜过于悲伤,过悲伤肺。

《黄帝内经》在谈到秋季养生时明确指出要“养阴”。中医所说的“阴”是指人体的津液、血液、阴精等,这些都是营养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但因秋季人的气血开始由外向里收,外边气血相对不足,就容易发生“秋燥”。主要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皱裂等。

秋燥可损伤人体阴液,造成津液不足。因此秋天须注意养阴。可以多吃一些能防躁护阴的食品,如芝麻、蜂蜜、乳品、甘蔗、梨等;少食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葱等。因为辛辣太过易损伤人体阴津。秋天要避免过度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造成大汗淋漓,致津气耗散。此外,亦不要过劳。因为秋季的人精气内收,劳累过度也会损伤精气。

一年四季养生之

冬藏,早睡晚起保阳气,冬应肾而养藏。《黄帝内经》说:“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既然肾脏对应的是冬天,冬天养生自然应该以养肾为主。冬日北风凛冽,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昆虫蛰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万物蛰藏的时令。人体阳气自然也潜藏于内,阴精充盛,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机。

所以冬季要顺应冬季昼短夜长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待日出而作,以避寒就暖,使人体阴平阳秘。在一年四季当中,冬季就相当于一天中的夜晚,应该多休息一些。

结语

总之,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有利于身体的各种生理需要,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顺利安康地度过一年四季。

千万别私存!一定给你朋友也看看!

中医风湿骨病(颈肩腰腿痛)临床应用班6月1日—8日(5月31日报到)济南5月28日—31日中医基础理论应用班首期特惠1中医中药特效治疗风湿类风湿技术

中医中药治疼痛,安全高效能除根。

不怕中医零基础,辨症开方难不住。

都是临床经验方,保证教你成高手。

2浅刺针松解技术按解剖原理-----筋膜松绑理论,用刘吉领老师独家研制的浅刺针,治疗深度2毫米,治疗时间1-2分钟,即可消除疼痛麻木。安全高效,无风险,止痛迅速。标本兼治。特别适合基础医生开展。可配合新一针疗法,是基层疼痛科医生打开局面,创造效益的必备技术。3指环针技术刘吉领老师专利技术,对疼痛剧烈,痛点明确的颈椎,腰椎,膝关节各种疼痛病变,大部分一次治愈。不用激素,麻药,止痛药,治疗深度2毫米,快速减压,马上止痛。安全无风险,不需要解剖基础。是刘吉领老师的独门绝技,拿手绝活。4针灸速效止痛技术对慢性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更好更持久,都能当时见效。依据经络理论,每个经络只用一根一寸的针灸针,不扎患处,安全无痛。另增加常见内科病快速治疗技术,如立即止牙疼,快速止咳嗽,鼻炎马上通气,失眠当晚见效,老花眼近视眼,痛经,便秘,面瘫,高血压,快速补肾针法等。5新一针疗法

对疼痛严重者特效,不扎患处,都在手足远端取穴,安全无风险。刘吉领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取穴用穴方法,扎针不痛,疗效更高。对急症重症疼痛特效,立竿见影,马上止痛。不按经络。以特效穴,经验穴为主。一穴治痛,一针祛病;针入痛止,立竿见影;易学好懂,简便易行;妙在手法,基本不痛。

6督脉火龙灸

在传统督脉灸的基础上添加了二十多味中药。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祛除寒湿,改善虚寒体质。配合火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最好。黄金项目,不需要任何仪器,操作简单,适宜开展。

7舌下取栓技术

快速有效化解心梗脑梗的利器。经刘吉领老师改良后的舌下取栓技术,更安全,更简单,没有任何风险。取出瘀堵在头脑,脏腑中的血液垃圾(血栓、血瘀、血稠)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当天消除三高症状,改善头晕头疼,心慌胸闷,四肢麻木,眼花耳鸣等症状,能预防及调理众多疾病及其后遗症,如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等等),老年痴呆等。其他如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痛风、顽固性失眠、女性过早闭经、男性前列腺炎、顽固性皮肤病等病症。

8特效无痛美容针技术

通过经络疏导,刺激面部经络,达到调整内外,疏通腠理,改善面部气血循环,使气血和,经络通。特效无痛美容针技术最大特点就是无痛,痛就错了,不痛才对。功效:美白提升,改善面色。使面部皮肤收、紧、提、拉、年轻态。祛除皱纹(抬头纹、皱眉纹、鱼尾纹、法令纹、泪沟纹、鼻部纹、颈纹)紧致下颚皮肤(双嘴巴子)治疗大眼袋。祛除面部色斑如黄褐斑,黑斑等,治疗痤疮及减轻遗留瘢痕。

学员条件1、对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无鉴别诊断基础或无中医、中药基础者

2、西医转行;想学一技之长

3、从事保健理疗养生人员

招生对象(有无基础均可学习)具体学习人员包括:

1.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

2.从事针灸保健有关人员。

3.历届中医学院毕业生。

4.从事针灸技术的教学/科研机构

一次投资,终生受益1、可熟练掌握各类风湿疼痛的鉴别及诊断

2、运用综合疗法,能够治疗各种疼痛,达到当场见效,临床治愈

3、提升名气,增加门诊病人量,年收入可增长90%

4、低成本高回报,一次系统学习可独立开展疼痛科

授课方式常年招生,每期限招二十人,老师手把手教学,一对一指导,学习需提前报名,不接受现场报到。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有多种不同优惠方案,详情咨询--刘老师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博客营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f/2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