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字阅读需要:3分钟入伏是哪一天
年入伏的时间是年7月17日,具体年数伏时间表如下:
年初伏10天:年7月17日-年7月26日;
年中伏20天:年7月27日-年8月15日。
年末伏10天:年8月16日-年8月25日。
三伏天期间,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体内的凝寒之气则处于易解的状态,这时配合使用补虚助阳的药物戴温里散寒的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在三伏天治疗“冬病”,不但可趁“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积的寒邪宿疾,还有助体质虚寒者调节和补充体内亏损的阳气,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机体在一年四季的抗病能力。下边推荐四款三伏天食补,夏季养生的四汤,
梨子川贝汤雪梨1只,去皮切片,川贝母12克,打碎,加入冰糖30克,炖汤服。
适用于老年支气管炎之肺热干咳少痰者。
板栗羊脊骨汤板栗12枚、羊脊骨1根槌碎、肉苁蓉12克,草果3克。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罐,加入适葱、姜煮2小时左右,熟烂即可。食用时可放入适量食盐,空腹食用。
疗效:可治疗下元久虚(久治不愈的妇科问题),腰酸腿软,腰膝冷痛筋骨无力等症。
白胡椒公鸡汤公鸡1只洗净切块、白胡椒9克、草果3克、良姜3克,加上葱姜煮熟,放适量食盐,空腹食用。
此方对畏寒怕冷,虚羸少气,遇寒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冬天哮喘加重等症有效。
黄豆花椒汤黄豆30克、花椒5克,加水毫升,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至豆熟烂,调味,连汤带豆食用。
此方有健脾宽中,和胃止呕,散寒止痛功效。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重的一段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除此之外,三伏季节,应避免吃冷食,喝冷饮,造成身体湿气寒气入体,从而引起脾胃功能下降,造成消化功能减弱。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