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玄宫
弘扬中医文化,推广非药物疗法!启动生命修复魅力工程,我的健康我做主!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讲的是人们在三伏天运用穴位贴敷、针灸、拔罐等手段进行防病、治病的中医养生场景。冬病夏治以《黄帝内经》为基础。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历法、精、气、神、经络,组成其核心思想,而阴阳又被称为辨证施治用药之总纲。有三方面学说为总的指导思想。其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平衡观点。其二,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学说观点。其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点。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是因为“冬病”易发、复发疾病的患者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此时用药治疗如同“逆水行舟”,治疗比较困难。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如同“顺风使帆”,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思想一是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目的;二可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冬病夏治的临床运用
“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而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聚点,而“三伏”又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腠理最为开放,经过穴位刺激,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冬天的易发疾病的目的。
总之,“冬病夏治”无论是采用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灸、艾炙、拔罐、刮痧、药膳等治疗方法,但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与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冬病夏治”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临床上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中焦虚寒、下元亏损、四肢关节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它季节治疗效果好,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伤科的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软组织损伤后的关节疼痛,结肠炎,胃痛,慢性腹泻,感冒,虚寒性妇科病,肾虚旨引起的腰痛,冻疮等病,都有“喜暖怕凉”的特点。同时,“冬病夏治”的时间不是仅仅拘泥于“三伏”的那30天或40天,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对预防、治疗“冬病”都有效果,只不过在采用穴位疗法上三伏天效果更好些,且不可“逆其根,伐其本,坏其真矣。”
冬病夏治常用疗法
天灸
天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上,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
注意事项:三伏天每伏各贴药一次,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为巩固效果,目前通常会在初伏之前、末伏之后多贴一次来加强。成人一般贴1~3小时,儿童贴0.5~1小时。
艾灸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适应症为体质虚寒的人,虚寒性关节痛、关节炎、月经不调、痛经、怕冷等。
注意事项:艾灸后会觉得口渴,这时不要立即喝水,不然效果会打折扣;艾灸当天不要吃牛羊肉、鸡蛋、烧鹅等食物,三伏期间尽量饮食清淡。
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适应症为感冒、发热、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刮痧疗法;皮肤有感染、疮疡、破溃、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拔火罐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合治疗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眩晕等疾病。
注意事项:拔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不要马上洗澡。拔罐根据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拔罐拔上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
以上传统的治疗方法对冬病夏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都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破溃、疗程长、禁忌多、对施术者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冬病夏治的治疗效果。
经络疗理法——最佳的冬病夏养调理法
经络疗理法,依托玉玄推针术,和独家发明专利技术,在疗理过程中,无痛感、无副作用,绿色安全,线性脉冲磁场高达高斯,可穿透人体40-60公分,深入直达内脏区域进行梳理,高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分解排出有毒物质、修复细胞、扶阳散寒,达到强身健体、改善亚健康、冬病夏养的作用。
弘扬中医文化·推广非药物疗法
猛戳获得更多资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