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热?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样看来最热的应该是中伏了。
为什么中伏会最热呢?
进入小暑之后,天气就会越来越热,积累到中伏的时候,自然的阳气已经非常不平衡了,因为白天的热量到了夜晚没办法散出去,所以到了中伏达到热量积累的顶峰,自然会热到很多人受不了。
“三伏天”中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今年的三伏天时长为四十天,而中伏处的时间是七月二十七号到八月十五号,共20天。
中伏素有“毒节”的称号,就是因为它气温太热,加上七月的太阳太毒辣,而且在这个时候,生病率非常高,所以就成了“毒节”。虽说是“毒”,但也有好处。好处就是非常适合养生。热代表开放,身体开放代表着吸阳,所以这时候养生最为合适!
那这么热的天气,究竟怎么过才能舒服地度过呢?不妨试试这几个好方法!
一、静心排毒:
中伏天气很炎热,我们不可以大量运动,因为这样容易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夏季养生,要做到“少动多静”。其实少动多静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都不动,是少动,我们可以在早上和傍晚,天气较为清凉的时候,适当地运动流汗,要知道出汗是我们排毒的最好方法。
但在夏季不可过量运动,要适量,要尽量选择轻运动,如慢跑、瑜伽、太极。如果有些朋友不适合运动的,可以选择汗蒸。
二、食疗养脾:
夏季在饮食上,应注意脾胃的养护。
因为夏季暑湿之气盛,而湿气容易困于脾,从而伤及脾胃的阳气。薏米,具有很强的修脾功能,还能降温祛湿。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推荐大家可以试试红豆薏米,是三伏天中也是祛湿气、补营养的好选择。
三、益气生神:
很多人认为,夏季人体内燥热,容易上火,因此应该多吃一些降火的食物,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夏季,人们更应该吃一些益气生津的食品。并且性质要平和、微凉。这是对于体质较差的人群的一种养护,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来说吃温和、微凉的食品,例如:薏米、绿豆等。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解暑功效,也可以防止身体落下不好的病根。
四、补水去毒:
夏季天气炎热,自身的皮肤出汗多,相对应水分也会流失的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一般情况下,我们自身会产生大约毫升的水,还可以通过摄入食物中的水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男性每天的饮水量要在毫升左右,女性的饮水量则少一点,在毫升左右。此外,长期在室外工作或出汗情况非常明显的人,建议每天喝水不少于2升,并根据身体情况进行增加。
五、推背去疲:
背部有着人体中重要的经络分布。背部上的脊柱,是身体中阳气的督脉所在,而脊柱的两边是足太阳膀胱经,是负责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进行背部的保养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的功效。
六、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指的是人们在冬天落下的不适,可以通过配合夏季最热的中伏天气,再加以食疗、艾灸等方法,达到缓解一些问题的作用。
冬季的一些慢性疾病很多都是由于阳虚阴盛导致,而夏季中伏天气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是调理身体,根除疾病的最佳时节。想要冬病夏治,就要在饮食上以温补而驱寒气。
七、不要背对空调:
刚从外边回来或者运动回来大汗淋漓,在这时对着空调使劲吹,湿气机会借此机会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了体内,还有就是整天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夏季就应出汗,体湿才会被排除出来,汗液排不出来久而久之湿气就会淤积体内出不来,这样会危及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八、要多吃苦味:
三伏天多吃苦味食品,不仅可以清热祛暑,还能刺激食欲,防治夏季由于气温炎热导致食欲不振。推荐: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