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气候炎热,时当大小暑节气,心气易于亏耗,暑湿之气则乘虚而入,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容易中暑。“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百病始生》),心烦不安时一定要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酷暑养生突出“静心”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可以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老鹰会在夏季飞得很高,而蟋蟀则会藏进土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7月15日进入头伏,25号进入二伏,对于动物来讲,伏天的伏其实就是伏藏的意思,而植物正好处于“生长化收藏”中变化灌浆的阶段。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其它生物的阳气一样:生于春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黄帝内经》)酷暑时节,人体气血经络通畅,皮肤腠理完全开泄,大量消耗体内阳气,同时损伤津气(即津液),易造成阴阳两虚。这个时候,你尝试着让自己处于平静、松弛的状态,去除杂念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古老的治疗方法。
这种类似坐禅的状态,跟瑜伽中的冥想极为类似。在静心时,人体内部环境的协调可以达到最佳状态,阴阳也开始恢复到最初的平衡点体。内气血因为肌肉的放松,变得更为流畅,心律和呼吸变缓,神经系统回复到原始的频率,许多被损伤的组织得到修复。
古代许多养生大家都强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遵循这个养生原理。
生活中有很多病因,古时人们将这些病因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并称为“六淫”,其中寒邪所导致的疾病,通常多发在冬季。但中医认为,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寒邪久淤不散导致内寒。
酷暑时节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采取抑阴祛寒、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穴直达病处,可促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议人们酷暑养生时,吃些肉类如羊肉,对心肝脾内脏,都有很好的补益。对于寒性哮喘、咳嗽的患者,在三伏的时候,遵从医生意见,针对不同病症,在穴位上贴敷中药,可以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使人体阳气充沛,经络气血贯通,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夏季常见疾病防治
中暑
中医分为普通中暑和阴暑
●普通中暑:通常在夏天由于温度过高,产生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应将病人移至通风处休息,身上用温水擦拭,服用仁丹、痧药、十滴水等中药,平时应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酸梅汤、西瓜汁等。
●阴暑:由于暑天贪凉,常露宿或者贪食冷饮等,导致腹痛、吐泻等状况,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湿热壅滞在体内。需要用芳香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平时需要吃点苦瓜炒尖辣椒,达到辛开苦降的效果。
不管是哪种中暑,夏天都要注意睡眠充足,饮食卫生;合理工作,劳逸结合。
消化道疾病
●病因:饮食不洁或偏食。
●防治:饮食应以适量、综合为宜。“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篇》)讲得就是饮食要有节制的道理。在食疗养生中,酸、苦、甘、辛、咸五味要适宜,尽量不要偏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宜勉强进食。
樊正伦教授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
中医临床经验长达40年。
提出了中医养生的四要义—“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深入浅出地对中医文化及其养生之道进行了总结。
编辑:Luna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要不再看看···喜欢这篇文章的你一定还喜欢
小暑调理肩颈正当时
一组瑜伽音乐打开你的心
男人比女人更需要练瑜伽
练瑜伽一定要吃素吗?
告别脊柱侧弯!
习练宝典
夏日排毒の7个瑜伽体式
确认过眼神,你是练瑜伽的人!
瑜伽的精髓在于理解
瑜伽人物
《我不是药神》:多赚钱,勤瑜伽!
冥想中睡着,是不好的吗?
大师说
5个体式,将感冒“扼杀”在萌芽中!
练过瑜伽才发现,不是每个人都会呼吸
怕上火就练瑜伽,让你清凉一夏!
柔韧性不好不能练瑜伽?扯!淡!
能够显著改善内脏器官的,是它!?
到底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练瑜伽体式呢?
李海涛:瑜伽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瑜伽
腹股沟不通,体式练习怎能精进?
5个体式,助你“躺”赢到夏天
习练宝典
每天坚持练习瑜伽1小时,会发生什么?
瑜伽练习,你应该铭记24个字
3个体式助吃货们调理肠胃
习练宝典
吃它能让维生素循环至身体更深处!
瑜伽厨房
Get这个高难度体式,拍照不会输!
体式精讲
“铁皮人”与“急性子”?阴瑜伽免费了解一下呗!
我是文摘君转发也是一种热爱!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