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博士团队”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更迭,从而使万物表现出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精髓,也是我们维护健康的出发点。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健康问题。同时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所以他必须和自然环境相适应,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因此,不能把人看成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或者是一个生物体,甚至是一台机器。我们面对的人是一个生活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有社会属性的个体人,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把健康研究的对象定位清楚,研究才有意义。现代的健康体系在强调整体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看成一个单纯的生物体,一个可以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的生物体!有一次,有个病人告诉我:她得了气管炎、胃病、子宫肌瘤等好几种病,气管炎在张医生那里看了挺好的,子宫肌瘤看妇科正在治疗,现在胃不舒服,让我给他开几付中药,我说不行。她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不仅是一个整体,而且还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中医看病不能把人分割成一个个系统。整体观念落实到中医学诊断治疗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叫辨证论治,一个叫三因制宜。什么叫做辨证论治呢?就是从整体上看待一个人,就是对这个阶段他有什么基本的病理特点、基本状态,然后根据状态进行调整。那么在调整的过程中,要三因制宜,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就是说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地区感冒了,如在福州感冒和在广州感冒、北京感冒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人,夏天感冒和冬天感冒可能是不一样的;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地点,张三感冒和李四感冒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叫因地、因时、因人制宜。那么这体现在养生里是什么概念?就是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是适应于所有人的。具体地说,我们讲健康还要注意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节气是不同的,不同的个体也是不同的。我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和夏天不一样,你和我不一样,老和少不一样,男和女也不一样。同样一个东西,他吃了很好,你吃不一定就好。所以,顺其自然是维护健康的最高法则。从最高层次上讲,这也是我们祖先认知健康和疾病、认知宇宙、认知天人的途径。 防止病毒感染、预防流感,喝板蓝根不是中医的理论 现在传染病的预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值得总结的经验很多,特别是-年的“非典”以及前年的“甲流”,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我们回过头来看有些方面值得探讨: 确实很多传染病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西医西药对病毒感染效果不是很好,包括艾滋病、乙肝,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相比之下中医中药在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很好。这里得说明一个问题:中医中药在治疗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确有疗效,但却非针对病毒而选择抗病毒的中草药治疗。现代药理研究所得,某些中草药对于抗病毒有优势,所以现在很多人在预防传染病的时候自然而然想到喝一点中药,可能大家最经常听说的就是喝板蓝根。所以,到了“非典”的时候,板蓝根就涨价,卖得很贵,“甲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实际上防止病毒感染、预防流感,喝板蓝根不是中医的理论。 我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比如说冬天很冷的时候要防流感,你就生姜和红糖熬一碗汤,给家里人每个人都喝一碗,身子暖了,出了点汗,我想这样感冒的可能性就很少。前年“H1N1”流行的时候,有几个朋友对我说他喝板蓝根、喝预防流感的草药,喝到胃痛还感冒了。有的学校到我们这来取经、学习,我给他们开的就是两味药,生姜和红糖,我没有开板蓝根,因为板蓝根是寒凉的,冬天主要是感受寒邪,如果用板蓝根就可能是雪上加霜。当然,到了夏天预防感冒就不能再喝生姜红糖汤了,这就是因时制宜。夏天怎么办呢?如果是夏天预防中暑,我再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六一散,就是滑石和甘草六比一做的叫做六一散。过去一包是两分钱,现在一包可能是几毛钱。夏天的时候,小孩喝一点“六一散”去上学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藿香正气水不是防止中暑的药,藿香正气水药性是偏温的,是夏天吃太多生冷,感受了寒湿以后肚子痛,拉肚子的时候吃的。如果拉肚子是因为热证,比如说拉出的东西很黄,很臭,肛门口觉得很烫,这时候不能喝藿香正气水,喝了以后就如“火上浇油”般热上加热。如果拉出来的很稀,没有臭味,就跟水一样,没有什么气味,那个可能是着凉了,喝藿香正气水是对的。有的人说你们中医讲的藿香正气水我怎么喝了都不管用,我想说药用错了怎么会管用,用错了如果还管用的话那就叫做假药。《自然会健康》门诊预约1):国医博士团队(国医堂周天上午、医院周二下午)预约-;2):国医堂预约(需用劵)—;-。3):医院体检中心六楼室(周二上午)预约-。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周六上午8:00~12:00。长按识别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白癜风检查需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