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案例好玩的水WPEF

/

?课程生成背景

游戏,是一个人自主地创造和愉悦地体验。它在整个童年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儿童生命与成长中的一种状态、一种方式。《规程》、《纲要》中提到“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游戏,能使幼儿园课程更生动、丰富、有趣,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吸引幼儿专注地投入活动。游戏和课程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激发和提升幼儿参与活动兴趣,使活动更加有效,使幼儿获得更多经验,有利于幼儿成长。

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幼儿园的游戏精神,不仅要融入到一日生活中,更要在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尽量采用游戏方式。集体活动不只是获得经验和能力的,也是充满愉悦感受的。《好玩的水》课程是这样生成的......沙水区里,孩子们忘情的接水、倒水、挖沟引流,自由交谈、商量着。

-

01.游戏引发的讨论茜曦:我和杨昕妍一起搭了个大大的沙堡。诺诺:我和雅心打了个山洞。雅心:我们用水和了泥巴,很好玩!昌文:我和薄晟宇一起挖水沟,我们挖了个弯曲的水沟。晟宇:我们挖的流过去还能再转回来的循环水沟,开始我们挖了两个洞,把两个连起来,不断加宽加长,就成了循环沟。紫明:我们一起做了个小蛋糕,我们还一起挖了个很深的洞,加水都加不过来了!(水很快就没有了)师:你知道为什么加水加不过来吗?政隽:因为沙子把水吸收了!新禹:我用管道接水了,但是水光流走。俊宇:我用小桶从水池里舀水,想运到沙池里,但半路洒了一些。孩子们一边讲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他们明媚的笑容讲述着他们的心情。我请他们用画笔记录下刚刚玩沙玩水的故事。孩子们专心的画起来,教室里分外安静,只听见笔尖“沙沙”的声音。看,画的怎么样!每个孩子都用画笔讲述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水,对幼儿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幼儿天生喜欢水,愿意亲近水,玩水时,孩子们的身心最放松,状态最愉悦。那就好好的给孩子们准备一次酣畅淋漓的玩水“盛宴”,来一次与水的“亲密接触”,《好玩的水》课程拉开序幕。02.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在尝试活动中,增强对人类生存资源的认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及生命的热爱。2.态度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尝试与同伴合作,激发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探索欲望,并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和探索能力。4.技能目标: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各类实验操作及记录活动。5.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03.课程网络图04.环境创设1.收集有关水的书籍、照片和科学实验的相关材料。2.老师和幼儿共同布置主题墙表现水活动相关拓展知识。3.科学区墙面关于植物水培方法的示意图张贴。05.区域游戏相关内容06.家园合作1.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水。2.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条件。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水的用途。07.课程活动实录■次主题一:《玩水喽!》(户外游戏探索)游戏活动实录:沙水区里,孩子们延续下来的玩水热情还很高,为满足孩子们玩水的欲望,我们提前准备了充足的水和玩水的工具——镂空小筐、烧杯、量筒、盆、锅、盘子、纸杯、海绵···这个下午,阳光不错,外面暖暖的,我们要出去玩水喽!在孩子们自由玩水探索之后,请孩子们分为两组进行“运水”比赛,通过刚才对各种材料的探索,孩子们没有选择漏水的笼屉运水的,也没有选择海绵、棉花这种虽然可以吸水,但含水量较少的“运水工具”,大都选择了大容量的容器运水。■次主题二:《水还可以这样玩!》(亲子探索+推介分享+区域自主探究)活动一:《水实验、玩水小制作》为了让幼儿更充分的了解水,继续探究水的多种玩法,我们布置了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探究水还可以怎么玩!亲子共同查阅资料,通过多样的水实验,在做一做、看一看这种最直观的方式下了解水的压力、水的吸力、水的浮力、水的张力、水的密度···好玩的玩水小制作,更是把孩子们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1.亲子探索2.推介分享3.区域活动自主探索■活动二:《水火箭》听老师说要动手造“火箭”还让小朋友们亲自发射火箭,孩子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回家后开始收集废旧塑料瓶,并和爸爸妈妈查找“水火箭”的工作原理,为的是能让“火箭”飞得更高更远。这天,要做水火箭了,小组分工明确,有的用塑料胶布把两个瓶子相连,“燃料舱”与“载荷舱”完美结合;有的粘贴火箭尾翼和侧翼,“水火箭”逐步成型。下一步“转场”,调整方位角,再“加注发射”。随着老师和孩子们“3、2、1,点火”的口令,“火箭”腾空而起喷出长长的水柱,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飞得最远时竟然达几十米,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奔跑着追逐着。这次“水火箭”实验探究活动激发了孩子们主动求知的兴趣,让知识的获得变得生动、有趣。■活动三:《水作画》(水拓画、水墨画、油水分离)当水遇到不同的绘画颜料又会呈现出什么神奇的绘画效果呢?让幼儿运用不同的颜料及辅助材料大胆尝试创作不同的“水画”,体验创作的乐趣,了解借水作画的不同艺术形式,体验创意的新奇和创作的成功感。分析解读:用最趣味性、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让幼儿在自由的玩水探索和小实验、小制作、水作画的尝试操作中,感受浅显的生活原理与科学知识的结合。游戏与课程的结合带给孩子更重要的其实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这些都是探索科学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孩子在学习中所能培养和建立的能力素质。■次主题三:《水培植物、水生动物》(实践活动)活动一:《水培植物种植》(调查+种植+观察+记录)1.调查:什么适合水培?水培植物对光、水环境的要求?幼儿通过与家长查阅书籍、网络,了解了基本的水培知识,并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水培种植。2.种植开始了!大蒜:我们把大蒜种植分为四组:扒皮散种组、扒皮串串组、带皮散种组、带皮串串组。由活动引发讨论:逸阳:大蒜会被水淹死的!用铁丝穿了大蒜它更会死!启元:它不会死的,它会快速的长大!俊宇:池逸阳,你种倒了!老师,到底哪头正那头反啊?这样能不能发芽?茜曦:这四组会谁先发芽呢?师:那你就按照你的想法种进去,到时候咱们看看谁的先长出来?新发现:嫚妮:老师,我的豆子有一股奇怪的味,好像是臭了!师幼总结:水培植物需要经常的换水,咱们的大蒜不换水也会臭掉的。咱们看看一天天长大了的小家伙们吧!

■观察发现:

1.大蒜没有会被水淹死!用铁丝穿了大蒜也没死!

2.根朝上也能发芽,但长得会比较慢。

土豆:

启元:你看这小芽多么像一个个的宝葫芦,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葫芦娃!

野生龙葵:

菠菜:

地瓜:

3.《我是小小记录员》(师幼观察、讨论、记录表征)

植物一天天长大,幼儿每天都围在科学区的周围,用喷壶喷喷水,用放大镜观察刚发的芽,用尺子测量着高度,换水、修剪,照顾的无微不至,他们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着经验。幼儿认真倾听、细心观察,用最生动的符号、图案表达着自己的思考。支持策略:1.鼓励幼儿观察、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师幼讨论适合水培种植的植物。2.鼓励幼儿与家长沟通水培种植技巧,创设科学区“水培植物”环境。为幼儿准备好喷壶、记录表、笔、尺子、放大镜等,鼓励幼儿自主照顾水培植物,并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方法发现生长中的变化,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表征。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分工照顾水培植物,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大胆与老师表述自己的想法。4.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把水培植物生长照片添加到主题墙面,制作成《水培植物成长记》纪实,并张贴幼儿水培植物观察记录表,提升幼儿成就感。

分析解读: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水培植物的生长就是鲜活的、真切的教育内容。幼儿每日都在照顾它们,他们会用放大镜观察细微的不同,会用尺子测量一天天的生长长度,并记录自己的发现,这种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利于经验的获得,还能提高观察、比较、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植物的兴趣,感受生命的神奇。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爱心、耐心、责任心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二:《乌龟冬眠》

班里科学区除了水培植物,我们还养了小金鱼和小乌龟,可是与每天游来游去的小鱼相比,旁边鱼缸里的小乌龟基本不大动。

观察引发的讨论

问题一:小乌龟死了吗?

文琦趴在鱼缸旁边嘟囔“小乌龟死了吗?”“嗯,死了,一动也不动了!”旁边的凌希答道。这时候应声走来旁边几个玩积木的孩子,他们也围着鱼缸议论起来。为了探究小乌龟到底怎么了,我们把鱼缸端到投影仪下,请幼儿观察。结果乌龟还是不动,于是请昌文到前面可以拿起来进行观察。

昌文:看!在动啊!

■问题二:为什么它不大爱动呢?

茜曦:它被小朋友吓到了,就躲到壳里了。

峻佑:我们家养的乌龟就是爱睡觉。

启元:小乌龟不爱动,我觉得它在冬眠。

■问题三:什么是冬眠呢?为什么要冬眠?

逸阳:冬眠就是动物在冬天太怕冷了,就喜欢躲在家里睡大觉不出来。我天冷了也不愿出门。

晟宇:我在一本书里看过,动物冬眠是为了节省能量,一直不动就不会饿了。

诺诺:冬眠的动物叫冷血动物,它们缩起来睡觉血液就不会那么冷了。

■问题四: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冬眠呢?

熊、蛇、蜗牛、青蛙、松鼠···孩子们积极调动着大脑里的知识储备,和小朋友们分享着。

■活动三:《再见,小鱼!》

观察引发的讨论

问题一:小鱼为什么会死了?

逸阳:肯定是大鱼咬死它的,它是大鱼的猎物。

雅心:肯定是很久没给它喂食物了。

姗姗:是因为太久没给它换水了,水脏了。

政隽:感觉是小鱼和小鱼打起架来了。

孩子们猜想着小鱼为什么会死,心里有太多的不舍。我们决定为小鱼举办一个“葬礼”。

■问题二:把小鱼的坟墓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1.水池里——不行,里面如果放上水就把小鱼漂走了。2.沙池里——不行,小朋友挖沙子就把小鱼给挖出来了。

3.草地上,白雪公主旁边,这里挺漂亮的,还有白雪公主陪着肯定不害怕了,不行,会把小草挖死了。

幼儿园各个角落里,都留下了孩子们探寻的脚印,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问题三:家庭作业——把所选位置及设计方法用图画进行记录

■问题四:再见,小鱼!

通过最终统计,树底下是孩子们认为比较理想的选址,这里不仅可以被遮风挡雨,而且天热了还有阴凉。

迈迈:树底下不行,书上说下雨天大树会被天上的雷电引下来,所以树底下不安全。

宗耀:不行找个矮一点点的树没事儿。

诗琪:把小鱼埋在土里万一它被土里的虫子吃了怎么办啊?

彦铭:那就用个盒子保护着。最终我们选了一次性塑料瓶作为小鱼的“灵柩”,在种植区一棵小树底下,我们找到一块不会伤害小花小草的地方挖了一个坑,把小鱼埋葬进去。

分析解读:

家长们一般不习惯在孩子面前提到死亡,甚至忌讳,怕让孩子感到恐惧。但刻意隐瞒或避讳,有时反而会让幼儿感到被欺骗,产生不良后果。

学龄前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接告诉他们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不会产生什么效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本次《再见。小鱼!》活动,幼儿感知了生命的存在及消亡的自然现象,幼儿可以平静地接受生命的消逝,培养了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意识,引导、培养了幼儿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其阳光发展。

■次主题四:《嗨!这里有冰!》

活动一:《玩冰》

这天,户外散步,一声“嗨!这里有冰!”承旭从滑梯那走过来,手里举着一块冰,吸引力所有孩子和我的目光。这下,所有的小朋友开启“寻冰”模式——找到冰再玩一玩,好开心。

我们一起讨论冰的形成与冰的融化,观察冰的形状,这是三角形的冰,这是圆形的“宝石”;孩子们都举起或大或小的冰对着阳光看,发现了里面有亮亮的小泡泡,知道了那是空气;还玩起“开商店卖冰”的游戏——孩子们细心计算着一块冰是2元,3块冰到底是少钱···孩子们的小手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可是丝毫不影响玩冰的热情,偶尔吹过的风,夹带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去了远方···

■活动二:《哪个化得快?》

手里有这么多冰,我们决定用两块差不多大的冰做一个实验——哪个化得快?

活动引发的讨论

如果这两块冰中的一块放在桌子上,另外一块给它裹上厚厚的毛巾里,那一块儿会融化的快?

子涵:我觉得毛巾里的化得更快,因为毛巾里面很热!

昌文:我觉得放桌子上的化的快,因为咱屋子里有暖气很暖和。

欣芮:毛巾上有毛毛,所以毛巾里面的化的快。

政隽:因为毛巾里面的冰晒不到太阳就化的慢。毛巾里面黑洞洞的,比光亮亮的桌子面上要凉快一些。

实验结果:

几分钟后,让孩子们观察,发现——被毛巾裹住的冰块几乎没有变小,可是放在桌子上的冰块融化的只剩下了一丁点。随后用图示的方法向孩子们解释其中的道理,孩子们个个瞪大了眼睛,听得格外的认真。

分析解读:

作为教师应该心底有课程文化意识:

一是鼓励游戏,幼儿游戏不是幼稚的,有很多让人惊奇和值得深思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欣赏;

二是服务游戏,要努力为幼儿提供游戏环境、材料;

三是学会观察游戏,看懂儿童游戏中的举手投足、情真意切和创新应变;

四是合理指导游戏。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但面对幼儿的诉求和疑问,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回应。要求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去研究儿童,努力使幼儿园的活动游戏化、趣味化。有效的学习,意味着幼儿获得新经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深入反思自己做得是否到位、是否越位,是否适合幼儿的需要,是否贴近幼儿的心灵。

■活动三:《冻冰花》

通过自由玩冰及小实验活动,孩子们探索冰的热情依旧很高,回家继续!

分析解读:

孩子们通过亲手的制作、触摸、观察冰花,感知到冰很亮、凉凉的、很硬捏不动、很冰手的特点,知道水可以冻成冰,冰也可以慢慢融化的特点。在冻冰花整个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四:《冰、水、汽》(实验活动)

新问题提出:冰和水还可以变成什么状态的水?

我们通过实验活动——水的三态,给幼儿最直观的解答。活动中,幼儿用太阳晒、开水浇、凉水泡、小手捂等方法把并变成了水,可是还能变成什么呢?幼儿的探索进入瓶颈,用来加热的小锅使用使得气态水——水蒸气更明显的在幼儿面前呈现,水的三态变化幼儿掌握的更加透彻。

除了冰以外,固态的水,还可能是雪和霜。

■次主题五:《节水护水、你我同行!》

幼儿通过自由玩水、做水实验、玩水相关的小制作、以水作画、种植水培植物、饲养水生小鱼和乌龟、观察水的常见三态变化,对水的相关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水的重要作用,于是我们开展了《重要的水》谈话活动。

■活动一:《重要的水》(谈话活动)

活动引发的讨论

问题一:哪里有水?什么需要水?

欣芮:妈妈带我去青岛的海洋馆那里面全是水,小鱼、海豹、美人鱼都需要水。

逸阳:河里有水。放假的时候,我去东营花仙谷玩的时候,那里有喷雾,喷雾就是水,里面的小动物那都有喝水的池子,小鹅旁边还有一个池塘,不过,水有点臭。

安蕊:厕所、厨房都有水,西湖有水,那个广场上还有音乐喷泉呢!浇花的那个转的东西,喷出来的也是水。

峻佑:大海需要水,大海里没有水很多海洋动物都会死。迈迈:空气里有水,空气里的水蒸气飘到天空上,就变成下的雨,也会变成雪和冰雹还有霜。

昕妍:洗刷需要水,小鱼需要水。

凌希:吃饭的时候需要水,渴的时候需要喝水。

■问题二:如果没有水,动植物会怎么样?

启元:会把人渴死,会把动物渴死.不能给花啊、树啊浇水,还不能做水实验呢!

迈迈:如果没有水,人类就没法生存。

昌文:地面会干旱,裂缝隙。

茜曦:如果没有水,咱们人就没法洗澡,让身上干干净净!没有水就会中暑。舒淼:没有水就没法吃饭,就不能洗菜。

■活动二:《水变脏了》(谈话活动)

幼儿观看海洋污染及海洋动物的图片,与教师讨论海洋动物“不幸遭遇”是什么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知道人们随手丢弃到海洋里的生活垃圾、工厂排放到水里的有毒物质及石油污染都会危及到海洋动物的生命。

活动引发讨论:今后应该怎样保护海洋动物?

贾紫明:不要把垃圾扔进别的地方,要不然风就吹到水里了迈迈:如果看到受伤的海洋动物,一定要帮它把垃圾弄下来。

雅心:如果发现有谁丢弃垃圾,就告诉他不能扔垃圾,要不然小动物就会死掉。

启元:派侦查员去海里侦察,如果有人扔垃圾就告诉他说不能这样做。

分析解读:

活动所能起到的效果那我也惊讶,它深深的触动了我们班的孩子们。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说教起到的成效是极低的,像图片这种视觉感官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极大的冲击,也会取得较好的成果!

■活动三:《变废为宝》(美工活动)

把令人讨厌的垃圾清理掉,把动物朋友们请回家,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美工活动《变废为宝》,请幼儿利用常见的废旧一次性纸盘,塑料纸片、直筒,制作成可爱的小动物,“放流”回海洋。

分析解读:

孩子们打开想象之门,动脑动手,一个个“废旧垃圾”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海洋动物,他们把作品分享给老师和伙伴,不仅体会到完成作品的成成就感和自豪感,更理解了海洋是动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从我做起,不要乱扔垃圾,还要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家人要保护环境,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保护海洋,珍爱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活动四:《我是护水小卫士》

在初步了解了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后,孩子们都强烈地提出要保护水资源。我们又开展了“我是护水小卫士”活动。通过讨论制定了这次活动的口号“大家都来爱护水”,绘制节水护水手抄报,然后把每个幼儿的作品张贴出去,作为宣传的第一步,再让幼儿回家后把水污染的危害讲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听,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感悟与反思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在《好玩的水》的课程中,我们制定了大的主题目标:“关心周围的水,了解动植物及人类与水的关系。”此后在一次次游戏与课程结合的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倾听幼儿、响应幼儿,并适时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更深入探究“水”秘密的环境和物质材料支持,根据幼儿兴趣逐渐生成下一个游戏计划、锁定主题,让幼儿主动与水的“对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f/8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