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武汉连发高温预警。近一周,医院接诊的中暑市民猛增,小编在此提醒,尽量别在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此外,频繁进出空调房、地铁的白领人群,也要当心发生中暑。
中暑是么回事
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卫清介绍,在炎夏烈日或超过35℃的高温环境中活动过久,又没有采取避暑措施,内源性产热陡然增加,就可能引发中暑,出现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等症状。
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介绍,中暑通常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极重度的中暑又叫热射病,是中暑的最高级别,可导致全身重要器官衰竭,死亡率高达90%,一般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医院治疗,死亡率也高达70%。
案例1户外活动
23日上午10点,42岁的尹先生昏倒在地,被送到湖北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他已处于昏迷状态,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医生诊断为重度中暑热衰竭,立刻进行抢救并组织多学科会诊,终于将尹先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分析:据送医者介绍,昏倒前,他正在户外跑步。而当天正是最强高温热浪袭来的首日,武汉市气象台已发布“橙色预警信号”,中心城区大部分地区气温达到36~37℃。
案例2户外作业
25日上午,45岁的硚口区交警杨耀在江汉一桥执行任务时,也中暑晕倒。好在救治后情况已经稳定。
26日上午,云南来汉的除草工吴先生在常青路附近,不顾室外高温,顶着烈日坚持作业,结果晕倒在地。被送到武汉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送医时体温已达体温计上限42℃。他被诊断为暴晒引发的热射病,救治后终于恢复。
恢复意识后,吴先生告诉医生,当时他感觉自己身处蒸笼里,热得喘不过气来,“但没想到真的会‘热死人’”。
分析:医生们说,近期收治的中暑市民大多是长时间烈日下作业的工人。
案例3冷暖切换频繁
白领陈先生上周一直熬夜加班,身体较疲乏,周一上午,他赶到业务单位开会,出了地铁站,冒着热风步行了十多分钟,陈先生就感觉头晕、胸闷、想吐、浑身发软。医院看病,被诊断为先兆中暑,喝了十滴水才感觉好点。
分析:医院急诊科主任唐忠志提醒,频繁进出地铁、空调房的白领们,也应当心中暑。身体疲乏时,也会影响体温调节能力,从凉爽的地铁、空调房转到户外,气温骤升时,也容易引发中暑。
案例4家中中暑
58岁的王爹爹因患类风湿关节炎,瘫痪在床。最近家里停电,家人全靠打扇子给他解暑。24日清晨,王爹爹被发现晕倒在家,叫救护医院,医生发现他体温高达40.2℃,处于重度昏迷状态,被诊断为热射病,至今仍在抢救中。
分析:该院神经外科医生钟崛介绍,高温环境下,因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从而引发非劳力性中暑。长期卧床的病人,抵抗力和耐热能力不及健康人,容易引发非劳力性中暑。
有些老年人心疼电费,在家舍不得开空调,也容易因此引发中暑。
预防中暑8大秘诀
那么炎炎夏日如何才能有效预防中暑发生呢?小编向大家推荐以下8条秘诀。
(综合自荆楚网、扬子晚报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