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下这把漂亮的年马丁D-35,照片里看起来非常不错。遗憾的是,这把琴需要大量的修复。让我们仔细瞧瞧这把琴,你会发现它有多处热损伤。
与Gibson,Guild相比,马丁的抛光师一直谨慎地保持6mils(大约0.15mm)的漆膜厚度,一旦超过8mils,漆往往会自然龟裂。通常不会出问题,除非琴暴露在快速变化的温度中,尤其是冷空气。因此,我们称之为“冷开裂”。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冬天还不足以冷到让琴出现“冷开裂”。
除此之外,其余的症状都是由于过热导致的。看一下这个松开的琴桥。它仍然粘附在面板上,但很明显往前滑了大约1/8英寸。能让胶水变成半液体的唯一途径就是过热。通常就是在烈日下曝晒导致,除了取下琴桥重新粘合之外别无选择。
这个琴桥必须要更换,弦钉孔上的裂痕是由于过热直接导致的干燥和收缩。这个问题在琴桥和面板上会更为普遍,因为过热会导致胶水软化,之后,弦的张力会使琴桥向上弯曲。即使琴桥相当厚,乌木也无法抵抗这种正中间的直接拉力产生的裂痕。
塑料部分像疯了一样收缩,挥发性成分在高温下被排出。护板的下边距被撕裂开来,卷得像一片薯片。
护板的内侧边缘却是另一种样子,牢牢地粘在面板上,在云杉上撕开一条裂缝。甚至面板卷起来与收缩的护板保持对齐。看起来只能更换护板,再做一些内部裂痕修复。
在高温下的木材收缩只会按纹理收缩,不会在长度上收缩。看这张图,面板从结合处一分为二。即使回到正常湿度,裂缝也不会合上。如果足够严重的话,这种横纹收缩是永久性的。只能通过大量的裂痕修复或者云杉嵌入来解决。
面板还没说完,指板边缘这条小裂缝是潜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在这块区域,面板承载着大量向前的张力。如果你仔细看,你会看见中央区域其实已经向前滑了一点点。这说明两块音梁下的胶已经软化了。只能重新粘合音梁、调整面板,加固下面的其余区域。
指板上的裂痕也是同样的原因。木材按纹理收缩,紧紧压在胶水粘合处下方。好消息是这些裂痕几乎不会造成结构上的大问题,可以很容易用炭黑胶料修复。
更为明显的指板收缩,品丝末端伸出来了。要知道品丝可不会随着年龄而增长,对策是移除所有的品丝并更换。
沿着琴颈看,包边实际上已经脱落了,还是因为过热干燥导致的收缩。
在一些位置,包边只能通过断裂来释放张力。
来看一下琴踵,检查一下这个小缝隙。燕尾榫这个地方的胶已经软化了,所以琴颈实际上部分已经松开了。所以需要清洁琴颈结合处,重新切磨,重新安放琴颈。通常是放在车里曝晒造成的。
即使是很小的楔形镶嵌也会由于收缩导致脱落。
截至目前,这把D-35除了几处损伤性的外在痕迹之外,再次坚固如初。最大的损失可能就是它主人的钱包了,据说修琴花的钱差不多能买一把新的D-35了。
夏季来临,请注意给爱琴“防暑降温”。千万不敢放在太阳下曝晒或者忘在车里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