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噜,宝宝冬季也会中暑

冬天,很多父母为了怕宝宝着凉,不仅在宝宝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空调、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等,而且冬季房间门窗多半关闭,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这就会使得宝宝如同生活在一个“人造夏季”里,体温会逐渐上升。有时候等父母发觉到,宝宝可能已处于高烧之中,这样便形成了冬季“中暑”。

什么是“冬季中暑”?

“冬季中暑”其实只是个形象的说法,这种“中暑”,实际上就是多发于1岁以内婴儿的“婴儿捂热综合征”(也叫“婴儿闷热综合征”),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容易患病。

由于冷可能会引起疾病,进而诱发其他很多病症,所以“冻着”总是能引起父母们的注意。而“热着”,就不那么让人介意和警惕了。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其实,宝宝热出来的病,会更加不容忽视。如果宝宝的环境过于闷热而引起一些症状了,那就要考虑是患了“闷热综合征”。

这些症状的出现(非常严重的时候,宝宝还会出现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窝凹陷、抽搐甚至昏迷),正是由于父母给宝宝过度保暖或捂热过久而造成的。

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这段寒冷时期都是这种病征的发病高峰期。

新生儿或小婴儿的散热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的方式。因此,当他被捂得太久或过度保暖的时候,散热受到影响,自身的温度就会迅速升高,尤其是小婴儿又无法挣脱包裹的束缚。宝宝就会通过加速呼吸来排放热量。体温升高造成机体代谢加快,水分消耗增多,消耗的氧气同时增加。这种高热环境的持续,很可能引起体内环境失调、一系列代谢的紊乱,以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损害和衰竭;严重情况下,还会遗留后遗症。

如果宝宝不小心冬季“中暑”了,也不要太过着急,可以先试试下面的几个步骤:

首先把包裹宝宝的重重衣物或被子解开,让宝宝的身体脱离高温环境;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刚刚从一个高热的环境中出来,不仅浑身是汗,而且毛孔张开,这时也最容易受寒凉空气侵袭而感冒。所以,务必在去除过厚衣被的同时,在温暖的居室把宝宝头上和身体上的汗擦干,换上干爽的内衣,避免感冒。

然后在确定宝宝无汗和穿着适度后,把他移至空气新鲜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让他喝一些温水,并用一些他喜爱的食品或玩具让他保持心情愉快。

如果宝宝“烧”得特别厉害,父母可以采用给孩子洗澡的方式给孩子降温。让孩子洗温水澡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因为孩子往往很喜欢洗澡,父母也容易操作。但浴室的温度要有保证。如果没有条件洗澡,还可以考虑温水擦浴。

当然这期间也可以给宝宝用一些物理降温产品,良济医用降温贴,就是给宝宝安全降温的最佳选择。

如果宝宝表现的症状比较严重,父母们在家稍做处理后,医院,请医生进行及时的处理。

那么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有效预防宝宝中暑呢?

其实对于小婴儿的“冬季中暑”,显然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为了有效避免宝宝的冬季中暑,父母们就一定要重视不可过度“捂热”:

首先冬季宝宝的房间适宜的温度最好在22-25摄氏度。对于新生儿,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父母们更要注意不能觉得他们太过“娇弱”就拼命包裹。手脚和头部温温的,没有汗,就说明宝宝不冷。

其次穿衣要依据宝宝的活动情况而定。对于宝宝的衣着,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因为他们活动较少,可以比爸爸妈妈略多穿一些,但贴身的衣物不要太多,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是躺在小床里,所以,给他盖上一条小薄被是比较好的办法。6个月以上的孩子活动增多,会怕以致会走,这时,他们就可以和爸爸妈妈穿的一样了,大人多多少不觉得冷,他们也就不会冻着了。

如果出门在外,多利用帽子和手套保暖,衣服则适可而止。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厚太紧,但最好给他们戴上帽子(因为头部是宝宝的主要散热部分)、手套。不要乘坐过于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自己家开车的,要注意车内的空气清新和流通。

夜晚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也不要盖得太多,更要防止宝宝熟睡时头蒙在被子里;孩子不要与大人盖一个被,成年人的体温会使宝宝被窝的温度过高。

今年的冬天虽然是暖冬,但是各地区雾霾的大面积肆虐,还是十分影响身体健康的,建议在室内应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湿度,同时也应注意保暖防寒,减少外出受到各种感染的机会!

宝宝发烧不用愁,良济医用降温贴帮你忙!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白殿疯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u/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