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苦瓜开始进入广东人的下午茶菜单
这两年
各种苦瓜柠檬茶、苦瓜奶茶
在广东的大街小巷里遍地开花
难道广东人已经疯狂到
把蔬果也加入茶饮系列了吗?
(但是真的好好喝!)
可能这就是广东人对苦瓜的偏爱吧
早些年,在北方
人们更偏向于把苦瓜当作一种观赏植物
以至于到现在,由于苦瓜味道比较独特
它依旧很难打开两广以外的食客市场
但是
不爱的人对它爱答不理
爱的人死心塌地
苦瓜,又称君子花,因为和别的菜搭配烹饪时,能做到不串味,只苦自己,不苦别人。
要说广东人为何对苦瓜这么情有独钟,可能是因为小时候阿妈一句:“苦口良药啊。”
苦瓜在广东也称凉瓜,是因为它本身属性偏凉,对于热底身体的人有降火功效,但是肠胃不好、身体虚弱的人少吃为宜。
在百病皆因上火的广东,苦瓜简直是和老火汤、廿四味平起平坐的神存在。
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在喜欢下火、养生的广东,这样的好东西是不会被妈妈们放过的~
而且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连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也都适宜吃哦!
广东人和苦瓜的爱恨情仇
苦瓜这颗可爱瓜瓜,原产于东印度,相传由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从苏门答腊携带回国。一开始,苦瓜因风味特殊,并不受中国海员喜爱,但它偏偏遇到了广东人,从此开启了瓜生新篇章。
苦瓜来到广东,又被叫做了凉瓜。清代的《广东新语》,文人夸它是“自苦而不以苦人”的君子,不过厨子们并不太认可——还是苦啊,下锅前要浸泡、焯水去味啊!同时,民间为了表示对它“下火”功效的认证,与厨师一道,给它改了个“凉瓜”的新名字,听起来比苦瓜清爽多了,还吉利~
而且,它在广东还被视为“药蔬之王”——种植不难、瓜大管饱,还能缓解广东常见的中暑发热、牙痛泻痢,真心是个宝。
然而,一生要强的广东人,又拒绝逆来顺受、一味忍苦。
于是,一场广东人VS苦瓜的口味改造之战,正式打响。
除了在烹饪中不断尝试新的配菜调料、升级做法之外,广东人直接从种植入手,陆续培育出:佛山南海狮山大顶苦瓜、梅江白宫苦瓜、肇庆贵子苦瓜、江门杜阮凉瓜等众多特色品种。
以佛山南海狮山大顶苦瓜为例,别看外表圆碌碌不起眼,但它的含糖量直接高出普通苦瓜10%(没错,就是提高苦瓜含糖量,就是这么嚣张),是南海八大名宴“大顶苦瓜宴”的绝对主角;而客家菜常见的梅江白宫苦瓜,则是煎酿上品,甚至在当地拥有专门的“苦瓜王”评选比赛。
广东人不仅硬是把苦瓜开发出十几个品种,更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开发出无数吃法。
满席苦瓜宴变身+道菜式
单单是佛山,大顶苦瓜一年产量数字已经足够惊人,能够做成+道不同的菜式。没想到一个苦瓜能弄出这么多花样!
我们来细数一下,苦瓜都什么新奇吃法呢?
苦瓜刺身
将苦瓜切成薄而透光的瓜片,搭上花生、香芋丝、番薯丝等香口食材,齐齐躺在大冰块上。将食材拌匀入口品尝时,甘甜和香脆的口感融合,一下子吃出夏日清爽的感觉。
冰镇苦瓜排
苦瓜切成排块,不加酱汁调味,保留苦瓜最原始的味道。新鲜的瓜肉爽脆回甘,扫走燥热。
霸王苦瓜鸡
鲜嫩鸡汁渗入铺底的苦瓜片,爽脆口感之间又有几分鸡汁的调和,这样的酱汁搭配,妙啊!
鲜榨苦瓜汁
在广东,苦瓜汁是一种能和廿四味平起平坐的神存在。
苦瓜凉粉
青绿色的凉粉虽然看上去着实有点黑暗。拌以瓜子仁、核桃干和葡萄干,入口Q弹,果干带起甜味,还是挺好接受的。
不得不说,苦瓜的可塑造性还是很强的。没有什么能逃得过苦瓜的“魔掌”。
除了这些以外,苦瓜还和甜品跨界合作,苦瓜蛋黄酥、苦瓜蛋糕卷等等也成为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苦瓜实在太苦怎么办?
万一真的碰上苦得发慌的苦瓜也不用着急!这里有几个减少苦味的小妙招。
①可以把苦瓜放在开水中煮沸五分钟,然后泡在凉水中,用手反复捏挤里面的水,这样可以去除苦瓜中的苦水。
②可以把苦瓜和辣椒在一起混着炒,能减轻苦味。
③用盐腌制苦瓜一会儿,然后再炒,也可以减轻苦味。
④把苦瓜切成片后,放在冰一点的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在进行炒制,也可以让苦瓜的苦味小许多。
就像陈奕迅的《苦瓜》里写的:
“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来愈记挂。”
多少人听着陈奕迅的歌不经意间长大成人
长大过程中,人生经历的酸甜苦辣无可避免
对苦瓜的感触越来越强烈了
如果真的不喜欢苦瓜
不妨吃点甜甜的呗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