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冬天养生应排湿

现在的人经常会发现自己的舌苔很厚腻或者是大便不成形,有的时候还会食欲不佳、精神状态差,但是就是找不出什么原因,这让人们非常的烦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可见,水液代谢失常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和广泛性。

湿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迁延难愈,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可从以下五大信号判断。

信号一舌苔厚腻

假如您哪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来了,应该及时的调理过来。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这些信号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信号二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信号三食欲差

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且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信号四小腿肚发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并且感觉很沉重的话,还有的人会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的话,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信号五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其实这一点不难解释,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表现。

南方的冬天其实比北方的冬天更让人难受,作为养生专家,福建永琪美容事业部主管周美认为,这是因为南方湿气较重,寒湿就更容易致病了,所以冬天排除湿气是重中之重。那么,冬天吃什么排除湿气呢?

环境因素导致体内湿气重

外湿致病,多因患者伤于雾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业,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处而得。

发病有由表入里的转变规律,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症状各异。浅则伤人皮肉筋脉或流注于关节,深则可入脏腑。

如湿郁肌表,可见恶寒无汗,发热体酸,头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湿阻经络,则见肢体重着酸痛,或经脉拘急或痉挛等症状;湿着筋骨成为湿痹,又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

外湿侵袭人体,还常兼有风、寒、暑、热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机特性,临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诊断,以为治疗依据,如寒湿相兼、风湿相兼、湿热相兼,或风寒湿三者相兼等。

近日,福建永琪美容事业部经理周佳香介绍称,福建永琪推出养身项目5D通经疗法,就可以有效去湿,对发型、护肤、养身、健康板块进行提升。除此之外,她还与大家分享了冬天去湿的诀窍。

冬天排除湿气的食物

1.姜

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可将其带皮切下五六片,放入滚开的水中,待几分钟后就可饮用了。如果觉得生姜水味道难以下咽,还可加入一些红糖调味,对于畏寒痛经的人尤其有好处。值得提醒的是,仅在做菜中放入生姜调味,是无法起到化湿作用的;辣椒虽然也能开胃助消化,但在祛湿方面却功效一般。

2.赤小豆

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在西方营养学里,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且富含叶酸,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针对需要祛湿健脾的朋友来说,可用鲮鱼和赤小豆共煮来调理。

3.扁豆

中医认为,扁豆味甘入脾胃经,主治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肿。中医书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扁豆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等,扁豆角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

4.鲫鱼

鲫鱼可以健脾利湿,且含动物蛋白质比较丰富,对脾胃不和有帮助,与薏米等其他可健脾利湿的食材配合食用,效果更佳。入汤宜以白鳞鲫鱼为佳,民间谓之"白鲫"。中医认为它有补胃弱、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之功效。

5.薏米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薏米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此外,薏仁也是五谷类中纤维质最高的,低脂、低热量,是减肥的最佳主食。薏米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糖类,也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冬瓜

冬瓜性味甘、淡、凉,能利水消肿,消热解毒。适用于口干、水肿、小便不利等人士。冬瓜中含钠较低,故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阻遏碳水化合物向脂肪转化,并减少水钠潴留,消耗体内脂肪,为肾脏病人、浮肿病人的理想蔬菜。

7.淮山

山药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在历史上与牛膝、地黄、菊花并称为"四大怀药"远销海外,并有"四大怀药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铁棍为王"之说。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湿功效。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他矿物质,所以不仅可以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养颜。

8.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他食材,如苹果、葡萄干,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9.玉米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就成了最常见的,也是最适合冬季祛湿的食物。玉米可以说营养是非常丰富的,含钙量可以和牛奶媲美,丰富的维生素E可起到减轻动脉硬化、脑功能衰退、皮肤衰老等功效;较多的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之功,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丰富的烟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甘油三酯等;含有的玉米黄素,可有效的对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

10.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的之称,是颇受称赞的药膳。香菇性味甘平,归肝经和胃经,对于气血亏虚、不耐劳累等有调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补气祛湿的功效更为明显。因为野香菇多生长于山坡之上较为潮湿的地方,因此对于湿气有很强的防御力,其祛湿功能主要来源于此。

11.绿豆

中医认为绿豆可解百毒,能帮助体内毒物的排泄,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绿豆可解酒毒、野菌毒、砒霜毒、有机磷农药毒、铅毒、丹石毒、鼠药毒等。绿豆还含有降血压及降血脂的成分。取食绿豆芽,可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舌疮口炎及阴囊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等。绿豆芽脱下的豆皮名为绿豆衣,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之功。

冬天排除湿气的食谱

1.苹果枸杞红糖小米粥

食材:苹果1个、小米50g、红糖适量、枸杞适量。

做法:准备好小米、枸杞、红糖、苹果;将小米用清水清洗干净;苹果去皮切成块;将小米和苹果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汤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20分钟;加入枸杞和红糖;继续小火煮至10分钟即可。

2.红豆莲藕汤

食材:莲藕1节、红豆g、清水适量。

做法:准备好食材;将红豆洗净,用清水浸四十分钟;莲藕洗净,去皮洗净切块;将莲藕、红豆放入煮锅中,一次性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滚;整锅倒入预先预热好的电炖锅内;大火炖2小时,喜欢咸的可以下盐调味,吃淡的无须下盐。

3.鸭架冬瓜粉丝汤

食材:鸭架g、盐适量、八角适量、姜片适量、料酒适量、冬瓜适量、清水适量、葱末适量、粉丝适量。

做法:将鸭架上所有的鸭皮去掉,屁股那里多切掉一些,剁成块备用;冬瓜切片,切点姜片,准备两个大料;取砂锅烧开一锅水,加入姜片和大料;加适量料酒;再次烧开以后加入剁好的鸭架块盖盖子炖煮50分钟;50分后加入冬瓜片;加入清洗过的粉丝煮2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盐烧开就可以了,盛入碗中撒点葱末。

4.燕麦蜜豆荷包蛋

食材:燕麦片20g、蜜豆适量、鸡蛋适量、牛奶适量。

做法:取一个砂锅(保温性能好),普通锅子也行,稍多放点水,烧开;水烧开后,关火,将鸡蛋打入锅内(水沸的时候别打鸡蛋,沸腾的水花容易将鸡蛋冲散);将盖子盖上,焖5分钟左右(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时间,喜好糖心蛋,大约4—5分钟即可,喜欢全熟,可以再多会时间);打开盖子,发现荷包蛋已经做好了牛奶煮沸,立即关火;倒入蜜豆,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即食燕麦片倒入碗底;将荷包蛋舀入碗内;将牛奶蜜豆盛出,舀入碗内即可。

温馨提醒:健脾化湿的同时,更需要减少内湿形成。因此,肥甘厚味的油腻食物,西瓜等凉性水果、冰品等生冷食物都应少吃。在烹饪生菜、大白菜、苦瓜等凉性蔬菜时,最好加入葱、姜,以降低其寒凉性质。

via..综合网络

本期编辑:陈诗婷

责任编辑:陈诗婷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中华白癜风名医堂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1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