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孩子被捂死了冬天到了,你又再给穿

据一组捂热综合征患者资料报告,经治疗痊愈的占67%,自动出院(家属提出出院)的占4.2%,死亡数占17.4%,留有后遗症者占11.4%,后遗症中包括有脑瘫、失明、智力落后、癫痫等。

年,一男童因夜间盖被子过厚,晨起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高热、昏迷、抽搐12小时后入院。

年,浙江嘉兴一九月大女婴因被母亲包裹太过严实缺氧窒息死亡。

年,广东深圳一十几天大的新生儿因在20多度的环境下里里外外穿了5件厚衣服导致全身出汗乃至发烧,最后引起了双侧大腿软组织感染。

年,浙江海宁一八岁小女孩闷在被子里玩耍导致口鼻出血小便失禁,最后诊断还患上了肺水肿。

年,浙江义乌一七月大婴儿因和父母同睡一床而被被子捂住,深夜发现四肢冰凉,没有了呼吸,等赶到已无力回天。

以上的病例无一例外起因于一种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捂热综合征。

什么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的起因是过度保暖、捂闷过久,这会导致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冬季常见。

这一病症好发年龄为0~4岁,多见于小于1岁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因为对儿童捂热综合征的认识还不足,导致成为儿科常见危急重症。

如果说大人受热过度叫中暑,那小孩的中暑就叫做捂热综合症,然而不同的是前者是自然因素影响,后者却是人为导致。

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较大人来说还不成熟,所以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被包裹过厚,结果就是宝宝变得大汗淋漓,体温升高甚至可以高达41℃—43℃。

这个时候宝宝会出现面色苍白、哭声低落、拒绝吃奶等现象,而许多父母以为这是正常的哭闹而习惯性采取哄抱的方式解决,殊不知随着水分通过汗液的流失,宝宝已经严重脱水了。而且此时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就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此时如若继续放任不管,不止会导致发热虚脱,还有可能会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致休克,使重要脏器损害,诱发脑缺氧、脑水肿、肾衰、呼吸衰竭,严重者甚至死亡。

“小孩怕冷不怕热”的错误观念普遍存在于老年人中。

“老人一般都怕冷,她就觉得小孩比她还冷,本来老人就比我们多穿几件,她又给小孩再多穿几件,有时出门还要偷偷再拿一件衣服给小孩穿上。”

确实,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到外界寒冷环境的影响,加之皮下脂肪比较少,所以散热也快。

但这并不能说明小孩是怕冷不怕热的。相反,因为宝宝的新陈代谢比较活跃,体内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平均体温甚至要比大人还高。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捂热综合症长发于冬季而非夏季,因为冬季家长更容易感受到环境的寒冷,也就更加频繁的为孩子添衣。孰知,孩子的病大多是“捂”出来的。

判断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多,有两种办法:

第一,摸孩子的锁骨,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

第二,摸后背,如果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说明衣服穿太多了,应该及时减衣。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种小孩“穿衣公式”:

气温加上衣服所能增加的温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况,不会着凉打喷嚏,也不会动一动就出汗

例如:

温度为26℃时,穿一件T恤刚刚好,以这个为基准,如果温度下降3℃,加一件薄外套就刚刚好;下降4℃,加一件厚羊毛衫就行。以此类推

快,







































白癜风研究院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1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