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炸得一手好面窝的熊阿姨走了

初期白癜风能治吗 http://m.39.net/pf/a_6987607.html

这几天,我家附近这几个社区群里都在传一个坏消息:沈阳路口炸面窝的熊阿姨感染了新冠肺炎,走了。

都叫她熊阿姨,其实年龄也不大,也就是50出头。认识熊阿姨,也快10年了。

年,我又搬回到儿时生活过的江岸区这片老城区居住,源于对武汉传统美食的热爱,我吃遍了我家附近几乎所有的早点铺(武汉人更喜欢叫早点摊子),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卖各种粉面的“小中元面馆”,以及在面馆门口搭着做生意的熊阿姨和她的面窝。武汉的早点生意多半是这样,品种繁多,讲究的是搭配。经营者好像商量好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争不抢,吃什么全凭食客自由选择,热热闹闹的。

每天早上,这条街都能看见一条长长的队伍守候者一口大油锅,等着总是笑眯眯的熊阿姨不紧不慢的从飘着焦香的油锅中把一个个金黄的面窝用火钳夹出来,食客用塑料袋装走,或者一根竹签穿起来,或是直接放到了食客手中仅剩半碗热干面的碗里了。有时到了周末,我甚至会开车去,排上近半个小时的队,给家人买回几个香喷喷的热面窝。那也是我老妈的最爱,虽然老人家牙不太好,但这面窝的焦脆,总是念念不忘。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去的多了,跟这熊阿姨也慢慢熟络起来。排队等待时,也会聊几句天。她是黄陂人,应该是长岭岗的,医院当保安,两口子在武汉租房,靠着这个面窝摊子收入和老公的工资,拉扯着一儿两女。孩子们也在武汉上中学。每到寒暑假,偶尔能看见孩子们在炉子旁边帮忙收钱。

其实,这个摊子的收银基本也是自助,一个小桌子,放了个面盆,食客自己算账,自己放钱找零。熊阿姨也就是每隔一会儿,把10元的钞票检出来,放到围裙前面的口袋里。面窝很便宜,出品有两种:厚的口感肉坨,一块钱一个,薄的更加焦脆,一块五毛钱两个。

17年左右,涨了一次价,每个涨了两毛五,厚的两块五两个,薄的一块钱。记得那天,我还问她:干嘛不多涨点?厚的就涨到一块五,也好算账。谁也不会在乎那一毛两毛啊。其实,我也是担心,价格太便宜,熊阿姨赚不到钱,就不会再做这生意了,我也就吃不到了。熊阿姨也只是笑,没说啥。

再后来,熊阿姨的摊子前面也挂了两个打印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6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