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一年过半酷暑至。大暑在小暑之后,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盛夏的最后辉煌。
《二十四节气解》:“大暑,乃炎热之极也。”大暑正值“三伏天”里,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在十二消息卦里属于遁卦,不管是“遁”,还是“伏”,都有退让的意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夏天主生发、生长,夏天这场热烈的、豪华的传奇,要在大暑这里安静地、优雅地退场。
如今大暑有情有意地醒着,它用自己独特的物语,为我们讲述着生命的真谛,生活的哲理。万物各争其时,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暑”这个字,上面的“日”是烈日当空,赤日炎炎;下面的“者”就是“煮”的本字。
“暑”的意思是天热如煮,古人把天气热到极点称之为“暑”,那么“大暑”就是最热,气温最高,天地间热气蒸腾,犹如蒸笼。《管子》:“大暑至,万物荣华。”
大暑孕育着成熟,万物感暑气而奋发,在自然天地里各争其时,野蛮生长,展示生命的丰盛、辉煌和多姿多彩,一如这个季节琳琅满目的瓜果。
大暑,就是生长的奔赴、生机的大成、生命的朝圣。谚语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时的高温本是正常的气候现象。如果此时没有充足的光照,气温偏低,那么水稻、棉花等喜热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秋后也就很难见到“稻谷金浪翻滚,棉花白云朵朵”的景象。
暑热让我们很无奈,但是,“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也许我们眼里的大暑就是湿热蒸煮,但其实在湿热的背后,是人们在酷热下的一种修行。
大暑三候1一候腐草为萤腐草为萤,是古老中国的一个美丽传说。
草是世界上极普通极渺小的生命,它有着一岁一枯荣的命运安排,在古人的诗意想象中,它化为萤火虫,又延续了一段美丽的生命。
而萤火虫也只有20多天的寿命,夏末初秋以后,依然只会剩残骸葬于枯草,等待来年再次腐朽重生。
2二候土润溽暑不执于生,不怨于死,轮回的,只是生命的光。
一切渴望,恋慕,一切光明的,美满的结局都要付出代价。或许这代价正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但人生没有对错,只有值得不值得。
“土润溽暑”,溽是湿的意思,湿气浓重,气候闷热。因为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所以三候“大雨时行”。
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里,春、夏、秋、冬四季依次对应五行中的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
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就是水生木,木生火,金生水,唯有从夏到秋特殊,变成了“火克金”。
古人认为从夏到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秋被夏压制着,“土润溽暑”致使秋天不敢露头,需要潜伏一段时间。白居易诗云:“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3三候大雨时行在夏秋金火搏斗的过程中,“大雨时行”起到了水克制火的作用,从而引出了秋天,大暑之后就是立秋了。
大暑如同人到中年,感悟到了命运的玄机:巅峰之后要懂得收敛、退让,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缺憾才是一种圆满。
曾经丰盛的生命终有一天将走向荒芜,青春也要寂寂无声地落下帷幕,就像土墙头上的青苔,在雨季过后,在风沙中变得干瘪憔悴。
各安其命是众生的归宿,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切终归于苍茫。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众生自当各安其命。
各安其命,应该是对生命历程的坦然接受,不盛大,也不浩荡,却有一种荣华之后的淡然。
活色生香的盛夏充满诗情画意,“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然而盛夏短暂,流光易逝,绿肥红瘦,应该倍加珍惜!
大暑养生要点1大暑养生,重在养心诗人白居易在《消暑》诗中说: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只要保持内心的淡泊和平和,就可以让清风自来。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而生机勃发,阳气最为旺盛,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活跃,根据中医四季养生的原则应重在养心。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气温、气压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功能,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症状。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高温作业或易中暑人群,为了以防万一,平时也可以适当吃点藿香正气水。
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而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钓鱼、打太极拳等缓慢运动,都有利于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要学会宽容,做到心平气和,遇事尽量冷处理。二是选择一些药食同源,具有清心降火,养心安神的食物如:茯苓、麦冬、菊花、金银花、荷叶、大枣、莲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红柿、西瓜、香蕉、苹果等食用。三是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小睡会儿,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2三伏养阳,健脾除湿大暑季节正直三伏天,阳气外发,内在容易积聚阴寒,加上暑气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舌苔常比较黄腻,中医认为舌苔黄腻代表湿热之气较重,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
“度暑粥”补气消暑。暑天喝些粥能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调养身体、补充人体水分的功效。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大暑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养生强调要注意补充体力。清淡饮食能防暑,要多吃新鲜蔬菜。蔬菜和瓜果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素,还能为人体补充所需的大量维生素。
3湿热交蒸,严防中暑大暑时节保养不当很易中暑,其症状常常是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虚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慌乱,首先避开闷热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然后采用各种办法帮助身体散热,补充水分好好休息,再喝点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但对于严医院治疗。
此外,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加上今年疫情影响,所以更应注意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坐公交车后要洗手,衣物要多消毒。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如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要尽快看医生。
4因人而异,安度酷暑老年人要防心脏病,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尤须注意保护心脏。在此期间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不生气、不发怒。夏季天热,重在养心,所以老年人可以多练练琴、棋、书、画等,以使心态清静、心旷神怡。要做好防暑降温,可吃些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食。绿豆汤是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时常腹泻者,均可放心食用。还有荷叶、西瓜、莲子、冬瓜、薏仁等也具有很好的健脾清热解暑作用,是老年人的夏日食疗佳品。大热天老人运动运动以早晚散步为好,避免消耗过大而出现意外。中午应睡个午觉,以恢复体力。
中青年要预防疲劳过度,三伏天出汗多,消耗大。天热又影响食欲,再加上睡觉晚,起得早,而工作量却不因天热而减少,相对的就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极易出现疲劳过度。故中青年上班族在三伏天要保证每天6~8小时的睡眠,饮食注意营养,早餐要吃好,可吃些鱼、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否则身体入不敷出,影响健康。
儿童要防脾胃病,中医认为儿童为“纯阳”之体,加上大暑季节天气闷热,小孩普遍喜欢吃冷饮,喝冰镇可乐、汽水等。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过食冷饮会使胃肠道内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影响胃肠对营养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出现胃痛、腹泻等脾胃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适宜“慢”运动,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
大暑到,酷暑至,三伏之中,一年一度!阳气最为旺盛,阳气外发,此时应抓住机会,抓紧时间,药拓热熨,拔寒而出,辅助以秘经正气号内调,扶正祛邪,排寒排湿,强健体质,增强免疫!机不可失,即刻开始!
欢迎